澳门法规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澳门法规

促进产业升级条例

基本信息 发文字号 效力级别 台湾法规 时效性 现行有效 颁布日期 1990-12-29 实施日期 199...

基本信息

发文字号

效力级别 台湾法规

时效性 现行有效

颁布日期 1990-12-29

实施日期 1990-12-29

发布机关 台湾当局

正文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租税减免

第三章 开发基金之设置及运用

第四章 技术辅导

第五章 工业区之设置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

为促进产业升级,健全经济发展,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法律之适用)

促进产业升级,依本条例之规定;本条例未规定者,适用其他有关法律之规定。但其他法律规定较本条例更有利者,适用最有利之法律。

第三条 (公司之意义)

本条例所称公司,系指依公司法设立之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条 (工业主管机关之意义等)

本条例所称工业主管机关:在中央为经济部工业局;在省(市)为省(市)政府建设厅(局);在县(市)为县(市)政府。

本条例所定事项,涉及目的事业主管机关职掌者,由主管机关会同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办理。

第二章 租税减免

第五条 (加速折旧)

公司之固定资产,得按下列规定缩短耐用年数。但在缩短后之耐用年数内,如未折旧足额,得于所得税法规定之耐用年数内一年或分年继续折旧,至折足为止:

一 专供研究发展、实验或品质检验用之仪器设备及节省或替代能源之机器设备,得按二年加速折旧。

二 基于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经营规模及生产方法之需要,对特定产业得准其机器按所得税法固定资产耐用年数表所载年数,缩短二分之一计算折旧;其缩短后之年数不满一年者,不予计算。

前项第二款特定产业之适用范围及施行期间,由行政院定之,并每二年检讨一次。

第六条 (投资于自动化生产设备或技术等之税捐抵减)

为促进产业升级需要,公司得在下列用途项下支出金额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二十限度内,抵减当年度应纳营利事业所得税额,当年度不足抵减时,得在以后四年度内抵减之:

一 投资于自动化生产设备或技术。

二 在本条例实施日起五年内,购置防治污染设备或技术。

三 投资于研究与发展、人才培训及建立国际品牌形象之支出。

前项投资抵减,其每一年度得抵减总额,以不超过该公司当年度应纳营利事业所得税额百分之五十为限。但最后一年度抵减金额,不在此限。

第一项各款投资抵减之选用、施行期限及抵减率,由行政院定之,并每二年检讨一次。

第七条 (投资于资源贫瘠或发展迟延地区之税捐抵减)

为促进产业区域均衡发展,公司投资于资源贫瘠或发展迟缓地区,达一定资本额或增佣一定人数员工者,得按其投资总额百分之二十范围内,抵减当年度应纳营利事业所得税额;当年度不足抵减时,得在以后四年度内抵减之。

前项地区、资本额与佣用员工人数,由行政院定之。

第八条 (认股或应募政府指定之重要科技事业等之税捐抵减)

为鼓励重要科技事业、重要投资事业及创业投资事业之创立或扩充,依下列规定认股或应募记名股票持有时间达二年以上者,得以其取得该股票之价款百分之二十限度内,抵减当年度应纳营利事业所得税额或综合所得税额;当年度不足抵减时,得在以后四年度内抵减之;其投资于创业事业者之抵减金额,以不超过该事业实际科技事业金额占该事业实收资本额比例之金额为限:

一 个人或创业投资事业以外之营利事业,原始认股或应募政府指定之重要科技事业及重要投资计划,其因创立或扩充而发行之记名股票。

二 个人或营利事业原始认股或应募创业投资事业因创立或扩充而发行之记名股票。

前项投资抵减,其每一年度得抵减总额,以不超过该个人或事业当年度应纳综合所得税额或营利事业所得税额百分之五十为限。但最后年度抵减金额,不在此限。

第一项重要科技事业、重要投资事业及创业投资事业之适用范围,由行政院定之,并第二年检讨一次。

第九条 (以依法登记取得之专利权或电脑软体著作权提供或出售予中华民国境内公司所得权利金之税捐减免)

中华民国国民以自己之创作或发明,依法登记取得之专利权或电脑软体著作权,提供或出售予中华民国境内公司使用,经目的事业主管机关核准者,其提供该公司使用所得之权利金,或售与该公司使用所得之收入,免予计入综合所得额课税。

第十条 (配合政策、国外投资损失准备之提拨等)

公司为配合政府政策,进行国外投资,并经目的事业主管机关核准者,得按国外投资总额百分之二十范围内,提拨国外投资损失准备,供实际发生投资损失时充抵之。

适用前项国外投资损失准备之公司,以进行国外投资总股权占该国外投资事业百分之二十以上者为限。但经行政院专案核准者,不在此限。

公司依第一项提拨之国外投资损失准备,在提拨三年内若无实际投资损失发生时,应将提拨之准备转作第三年度收益处理。

第一项公司因解散、撤销、废止、合并或转让依所得税法规定计算所得时,国外投资损失准备有累积余额,应转作当年度收益处理。

第十一条 (侨外投资所得股利等之扣缴)

非中华民国境内居住之个人及在中华民国境内无固定营业场所之营利事业,依华侨回国投资条例或外国人投资条例申请投资经核准者,其取得中华民国境内之公司所分配股利或合伙人应分配盈余应纳之所得税,由所得税法规定之扣缴义务人于给付时,按给付额或应分配扣缴百分之二十,不适用所得税法结算申报之规定。

非中华民国境内居住之个人,经依华侨回国投资条例或外国人投资条例核准在中华民国境内投资,并担任该事业之董事、监察人或经理人者,如因经营或管理其投资事业需要,于一课税年度内在中华民国境内居留期间超过所得税法第七条第二项第二款所定一百八十三天时,其自该事业所分配之股利,得适用前项之规定。

第十二条 (外国营利事业之董事等之薪资不视为中华民国来源所得之条件)

外国营利事业依华侨回国投资条例或外国人投资条例核准在中华民国境内投资者,该外国营利事业之董事或经理人及所派之技术人员,因办理投资、建厂或从事市场调查等临时性工作,于一课税年度内在中华民国境内居留期间合计不超过一百八十三天者,其由该外国营利事业在中华民国境外给与之薪资所得,不视为中华民国来源所得。

第十三条 (对于为促进合理经营专案核准合并事业之税捐减免)

公司为促进合理经营,经经济部专案核准合并者,依下列各款规定办理:

一 因合并而发生之印花税及契税一律免征。

二 原供该事业直接使用之用地随同一并移转时,经依法审核确定其现值后,即予办理土地所有权移转登记,其应缴纳之土地增值税,准予记存,由合并后之事业于该项土地再移转时,一并缴纳之;合并之事业破产或解散时,其经记存之土地增值税,应优先受偿。

三 依核准之合并计划,出售原供该事业直接使用之机器、设备,其出售所得价款,全部用于或抵付该合并计划新购机器、设备者,免征印花税。

四 依核准之合并计划,出售原供该事业直接使用之厂矿用土地、厂房,其出售所得价款,全部用于或抵付该合并计划新购或新置土地、厂房者,免征该合并事业应课之契税及印花税。

五 因合并出售原供该事业直接使用之工厂用地,而另于工业区、都市计划工业区或于本条例施行前依奖励投资条例编定之工业用地内购地建厂,其新购土地地价,超过原出售土地地价扣除缴纳土地增值税后之余额者,得向主管稽征机关申请,就其已纳土地增值税额内,退还其不足支付新购土地地价之数额。

六 前款规定于因生产作业需要,先行购地建厂再出售原工厂用地者,准用之。

前项第三款至第六款机器、设备及土地厂房之出售及新购置,限于合并之日起二年内为之。

第十四条 (因防治污染等原因迁厂于工业区等,原土地出售增值税之减免)

公司因下列原因之一,迁厂于工业区、都市计划工业区或于本条例施行前依奖励投资条例编定之工业用地,其原有工厂用地出售或移转时,应缴之土地增值税,按其最低级距税率征收:

一 工厂用地因都市计划或区域计划之实施,而不合其分区使用规定者。

二 因防治污染、公共安全或维护自然景观需要,主动申请迁厂,并经主管机关核准者。

三 经政府主动辅导迁厂者。

依前项规定迁建工厂后三年内,将其工厂用地转让于他人者,其迁厂前出售或移转之原有工厂用地所减征之土地增值税部分,应依法补征之。

第十五条 (保留盈余不予分配之限制)

公司得在不超过已收资本额之限度内,保留盈余,不予分配;政府指定之重要产业,得在不超过已收资本额二倍之限度内,保留盈余,不予分配。但超过以上限度时,就其每一年度再保留之盈余,于加征百分之十营利事业所得税后,不受所得税法之限制。

前项重要产业之范围,由行政院定之,并每二年检讨一次。

第十六条 (以未分配盈余增资供增置或更新生产机器等用途,股东所取得新发行记名股票税捐之减免)

公司以其未分配盈余增资供下列之用者,其股东因而取得之新发行记名股票,免予计入该股东当年度综合所得额;其股东为营利事业者,免予计入当年度营利事业所得额课税。但此类股票于转让、赠与或作为遗产分配时,面额部分应作为转让、赠与或遗产分配时所属年度之所得,申报课税。至实际转让价格或赠与、作为遗产分配时之时价,如低于面额时,以实际转让价格或赠与、遗产分配时之时价申报:

一 增置或更新从事生产、提供劳务、研究发展、品质检验、防治污染、节省能源或提高工业安全卫生标准等用之机器、设备或运输设备者。

二 偿还因增置或更新前款之机器、设备或运输设备之贷款或未付款者。

三 转投资于第八条所规定之重要事业者。

第十七条 (以红利转作所服务产业之增资者,员工所取得新发行记名股票税捐之减免)

公司员工以其红利转作所服务产业之增资者,其因而取得之新发行记名股票,准用前条之规定。创业投资事业以未分配盈余增资,其股东或出资人因而取得之发行记名股票或出资额,亦同。

第十八条 (资产重估增值,免收益课税)

营利事业依所得税法之规定,办理资产重估之增值,不作收益课税。

第十九条 (以票面金额之溢价作为公积时,税捐之减免)

公司依公司法规定,将发行股票超过票面金额之溢价作为公积时,免计入当年营利事业所得额课税。

第二十条 (投资于创业投资事业税捐之减免)

公司投资于创业投资事业者,其投资收益之百分之八十,免计入当年度营利事业所得额课税。

第三章 开发基金之设置及运用

第二十一条 (开发基金之设置及运用)

行政院应设置开发基金,为下列各款之运用:

一 参加投资于说业升级或改善产业结构有关之重要事业或计划,其为民间无力兴办或资力不足者。

二 融贷资金于产业升级或改善产业结构有关之重要事业或计划,其资金不足者。

三 配合产业政策,办理融资贷款,辅导产业健全发展。

四 提拨适当比例,支援辅导中小企业发展有关之计划。

五 配合主管机关为引进技术、加强研究发展、培训人才、防治污染、促进产业结构改善暨健全经济发展等所推动之计划。

六 其他经行政院专案核准者。

开发基金之来源,除国库拨款外,开发基金之作业剩余,经预算程序,得拨解基金,以供循环运用。

开发基金之管理及运用办法,由行政院定之。

第四章 技术辅导

第二十二条 (技术辅导)

为强化技术引进与移转,由政府捐助成立之技术辅导单位,应配合提供技术辅导。

前项技术辅导办法,由行政院定之。

第五章 工业区之设置

第二十三条 (工业区设置方针之研订等)

为促进产业升级,中央工业主管机关得依产业发展需要,并配合各地区社会、经济及实际情形、会同综合开发计划及区域计划主管机关,研订工业区设置方针,报请行政院核定。

工业主管机关及兴办工业人得依工业区设置方针,勘选一定地区内土地,拟具可行性规划报告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经区域计划或都市计划中央主管机关同意,报请行政院核定后,编定为工业区。

前项选定工业区,位于都市计划范围内,须变更都市计划书配合者,得限期依都市计划法规定程序变更。

第二十四条 (工业区开发前,土地房屋之停止移转等及其限制)

工业区于工业主管机关决定开发时,由当地直辖市或县(市)政府公告停止土地及房屋所有权之移转,并停止受理工厂建筑之申请;已核准设立之工厂尚未开始建厂者,其建厂计划,应经工业主管机关之同意后,始得进行。

前项停止土地及房屋所有权移转暨工厂建筑申请期限,不得逾二年。

第二十五条 (征收私有土地作为工业区之程序)

工业主管机关计划开发工业区征收私有土地时,应拟县征收计划书,附具纲要计划图及征收土地清册,依规定申请核准征收,并依下列程序办理:

一 直辖市或县(市)政府,于接到核定征收土地案时,应即定期召集土地所有权人协议,从优补偿地价;土地所有权人拒绝参与协议或经开会未能达成协议者,提请地价评议委员会暨标准地价评议委员会评定之。

二 直辖市或县(市)政府,应于补偿地价、补偿费及迁移费协议成立或评定后三十日内公告征收,并通知土地所有权人及土地他项权利人。公告期间为三十日,土地所有权人及利害关系人认为征收有错误、遣漏或对补偿地价或补偿费或迁移费有意见时,应于公告期间内,申请更正或提出异议;直辖市或县(市)政府,应即分别查明处理或提请地价评议委员会及标准地价评议委员会复议。

三 公告期满确定征收后,由直辖市或县(市)政府通知土地所有权人及他项权利人,于十五日内缴交土地权利书状并附具有关书件,具领补偿地价及补偿费;逾期不缴交者,其权利书状宣告作废,其应补偿之地价及补偿费,依法提存之。

四 被征收土地原设定之他项权利,因征收确定而消灭;其权利价值,由直辖市或县(市)政府于发给补偿费时,代为补偿,并以其余款交付被征收土地所有权人。

前项之协议补偿地价,系指一般买卖价格而言。

第一项第二款所称补偿费,其中之建筑改良物,按重置价格补偿。

第二十六条 (公有土地提供开发工业区之用之程序等)

工业主管机关开发工业区,需用公有土地时,由各该公地之管理机关迳行提供开发,不受土地法第二十五条之限制。

前项提供开发土地地价,按工业区征收私有土地同一地价区段原使用性质相同土地之补偿地价计算。但工业区内土地均为公有土地时,其地价按一般公有财产处分计价标准计算。

工业区内公私有出租耕地,于开发工业区时,终止租约,除补偿承租人为改良土地所支付之费用及尚未收获之农作改良物外,并应以地价扣除缴纳增值税后余额三分之一,补偿原耕地承租人。

工业区内公有放领耕地,于开发工业区时,由直辖市或县(市)地政机关通知承领人,限期提前缴清地价,取得所有权后,依第二十五条规定办理;逾期未缴清者,由直辖市或县(市)地政机关代为缴清,所代缴之地价,在应得之补偿地价内迳为扣抵。

第二十七条 (工业区之用途)

工业主管机关开发之工业区,除供制造业设厂用地外,得按开发工业区之计划目的及性质,以部分土地规划为相关产业、社区、职业训练、创业辅导、试验研究、标准厂房、运输仓储、专业办公大楼、游憩及环境保护、景观维护等设施使用,并订定使用分区管制要点,以为管理维护。

第二十八条 (工业区内社区用地之用途)

工业主管机关开发工业区规划之社区用地,除供公共设施及其必要之配合设施外,其用途如下:

一 配售与工业区内被征收土地之所有权人。但其被征收土地面积须在三百平方公尺以上;未达三百平方公尺者,不予配售。

二 配售与工业区内被征收房屋之所有权人。但须于停止土地及房屋所有权移转之日前,在该房屋自住,并已办竣户籍登记者为限。

三 租售与工业区内之兴办工业人,兴建其员工宿舍。

四 由政府机关或政府委托之公民营事业兴建宿舍,租售本工业区内工厂员工。

前项社区之地价,除第一款、第二款之配售价格,按该工业区开发成本计算外,第三款、第四款租售价格,由经济部会同内政部审定。

工业社区用地配售及租售办法,由经济部定之。

第二十九条 (工业区之委托开发)

工业主管机关开发工业区时,得委托公民营事业办理开发、租售及管理等业务。

前项委托开发,应公开招标办理;其开发、租售及管理办法,由经济部定之。

第三十条 (工业专用港)

工业主管机关于开发之工业区内,为经营需要,得报请经济部会商交通部,经行政院核定设置工业专用港。

工业专用港区域内土地,应为公有。但得由工业主管机关自行使用,或由公民营事业拟具计划,经经济部核准租用土地,规划兴建防波堤、码头、相关设施及建筑改良物,并取得其所有权,自行维护管理。

工业专用港区域内土地,工业主管机关基于政策需要或因承租人未按核定计划使用,得终止租约,收回土地,其土地改良物,除前项许可兴建之防波堤、码头、相关设施及建筑改良物,得由承租人请求按其兴建当时之价格,扣除折旧后之余额补偿外,应无偿收回。

航政主管机关因紧急或特殊需要,有使用工业专用港港埠设施之必要时,得调度支配,予以有偿使用,港埠设施所有权人不得拒绝。

工业专用港区域内水域,得由工业主管机关或建设港埠设施之公民营事业无偿使用。

工业专用港不得供专用目的以外之使用。

工业专用港之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及安全,除本条例规定者外,适用商港法之规定。

第三十一条 (工业区内原有工厂之分担开发费用)

工业主管机关开发工业区时,区内原有工厂厂地未被征收者,应按厂地面积比例,负担开发建设费用。

第三十二条 (工业区内土地、厂房之租售等)

工业主管机关开发之工业区土地、兴建之标准厂房或各种建筑物,由工业主管机关迳行租售。

前项开发之工业区土地,由政府编列预算投资者,以出租方式办理。

工业区土地、标准厂房或各种建筑物之租售办法,由经济部定之。

第三十三条 (工业区内土地、厂房等之价格)

工业区土地、标准厂房或各种建筑物之预售、出售及据以计算租金之价格,暨原有工厂应负担之开发建筑费用,由经济部会同内政部审定及调整。

前项土地、标准厂房或各种建筑物出租时,其租金以不超过审定价格年息百分之十二为限,不受土地法第九十七条规定之限制。

第三十四条 (承购人之缴付工业区开发管理基金)

工业主管机关依本条例开发之工业区,除社区用地外,其土地、标准厂房或各种建筑物出售时,应由承购人按下列规定,缴付工业区开发管理基金:

一 土地按承购价额缴付百分之三。

二 标准厂房或各种建筑物按承购价额缴付百分之一。

工业区土地、标准厂房或各种建筑物出售时,其超过成本之售价收入,拨充工业区开发管理基金。

工业区开发管理基金保管及运用办法,由行政院定之。

工业区开发管理基金不足运用时,政府得编列预算支应。

第三十五条 (租购工业区土地之限期使用)

兴办工业人租购工业区土地,应于核准设厂之日起一年内,按照核定计划开始使用。

兴办工业人因故未能如期开始使用时,得报经工业主管机关核准展延之。但以一次为限,并不得超过一年。

第三十六条 (依计划使用并取得工厂登记)

兴办工业人租购工业区土地或标准厂房,应按照核定计划完成使用,并取得工厂登记证。

兴办工业人因故未能如期完成使用时,得申请展期。但以三次为限,并不得超过三年。

第三十七条 (工业区土地或厂房移转之限制及程序)

兴办工业人租购工业区土地、社区或厂房,在未按照核定计划完成使用,并取得工厂登记证前,兴办工业人不得以其全部或一部让售他人使用。

工业区土地或厂房于移转时,应报经工业主管机关核准,受让人以兴办工业人为限;其经法院强制执行而移转者,亦同。

兴办工业人申办所有权移转登记时,应检附工业主管机关核准之文件。

第三十八条 (违法之处理)

兴办工业人租购之工业区土地或标准厂房,违反第三十五条或第三十六条或不依核定计划使用者,得由工业主管机关依下列规定处理:

一 承购之土地,照原购买地价强制收买;承购之标准厂房,照原购买价格,扣除房屋折旧后之余额强制收买。

二 租用之土地或标准厂房,终止租约收回。

前项强制收买或收回之土地,其地上由兴办工业人自行兴建之建筑改良物,按其兴建当时之价格,扣除房屋折旧后之余额补偿之。

第三十九条 (开发机构之设置等)

工业主管机关得依工业区规模及性质,报经行政院核准设置开发机构。

工业区应设置管理机关,办理工业区之有关管理事宜。

第四十条 (维护费用之收取及其范围等)

工业主管机关或其委托之管理机构,应按其营运需要,向区内各使用人收取维护费用;其费率标准,应报请经济部核定。

前项维护费用使用项目,包括工业区受托管理机构人事及行政费、公共安全费、公共设施、固有景观及环境卫生维护费。

区内使用人逾期不缴纳者,工业主管机关得移送法院裁定后,强制执行。

第四十一条 (过渡规定)

本条例施行前,依奖励投资条例开发工业区之管理,适用本条例之规定。

第四十二条 (对已完成开发工业区之拟订更新计划)

已完成开发之工业区,工业主管机关认为有必要时,得拟订更新计划,依本条例规定征收开发及使用。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施行细则)

本条例施行细则,由行政院定之。

第四十四条 (施行期间)

本条例施行期间,自中华民国八十年一月一日起,至中华民国八十七年六月三十日止。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