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原告李某于2015年7月10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刘某偿还借款本金130000元,并从2015年3月19日起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利息至还清之日止。庭审中,原告李某提供被告刘某出具的借条一张,内容为“今借到李某人民币130000元(一年内不计息)今借人刘某 2014年3月18日”,原告陈述自己实际出借本金为10万元,另外的3万元是双方约定的一年利息,系被告刘某自愿先行写入借条中。
【分歧】
审理中对本案借款本金及利息计算有以下几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原告庭审中承认实际出借金额为10万元,属于对己方不利事实的自认,法院应予认定,故借款本金应为10万元,另外3万元为借期一年的利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九条“利息不能超过年利率24%”的规定,借期一年内的利息支持为24000元。之后的逾期利息视为没有约定,应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
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经法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由此产生对被告不利的法律后果由其自行承担。本金认定10万元,一年内利息认定24000元,理由和第一种意见阐述的相同。但对逾期利息的计算方法上不同,法院应该向原告释明其可以主张逾期利息按照期内利率计算,也就是以年利率24%计算,如原告主张了,那逾期利息仍按年利率24%计算。
第三种意见认为:不宜释明,原告承认本金10万元,属于对其不利事实的自认,法院予以认定。关于利息,借条上无约定视为不支付利息,可自起诉之日起计算利息,故应判决被告刘某偿还借款10万元,自2015年7月10日起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利息。
第四种意见认为:借条是书证,在无其他证据推翻情况下应以借条上载明的13万元计算为借款本金,借条上无约定视为不支付利息,可自起诉之日起计算利息,故应判决偿还借款13万元,自2015年7月10日起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利息。
【管析】
笔者同意第四种意见,理由如下:
被告刘某虽未到庭应诉,但法院仍应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来予以审理案件,不能因被告未到庭就应承担对其不利的后果。原告庭审中陈述实际出借金额为10万元,相对于借款本金13万元来讲,这属于对其不利的自认,法院由此予以认定借款本金为10万元,另3万元为约定利息,即认定利息利率为24%。如果释明后原告按年利率24%主张逾期利息,等于原告承认本金10万元是对其更有利的自认了,何况这不是法律关系及法律性质上的释明,而是教原告如何更有利的计算利息。相对于原告的陈述来说,借条是书证,书证的证明力大于当事人的陈述,在没有其他证据予以佐证且被告未到庭情况下,当事人陈述不能推翻书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一款、二十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六、七十七条的规定,本案应以借条上载明的13万元计算为借款本金,自2015年7月10日起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利息。
(作者单位:江西省武宁县人民法院)
上一篇:抚养非亲生子的抚养费可否要求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