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一些地方村(社区)牌子数量多、种类多、虚名多,是基层工作重要负担,一度使基层干部苦不堪言。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采访发现,自去年以来,山东立足“牌子在下面,根子在上边”,自上而下高位推动,对“牌子之乱”进行集中整治,全省190余万块牌子被摘掉。在大幅摘牌、规范挂牌基础上,山东还建章立制,深挖牌子背后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通过“村(社区)‘牌子多’问题集中整治”,山东“牌子多”“挂牌热”等形式主义顽疾得到有效遏制。
基层干部群众期盼,通过强化换届培训、考核督导并科学考评机制,提高基层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使干部群众增强获得感,提防“牌子多问题反弹回潮”。
有牌无服务 上墙不上心
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华店镇大杨村党支部,记者看到,办公室外墙上残存着深深浅浅的痕迹。村支部书记杨清春说:“以前这上面挂满了大大小小各种牌子,风吹日晒加雨淋,痕迹就留下了。”
牌子数量多,是山东开展“村(社区)‘牌子多’问题集中整治”之前较为普遍的情况。去年9月,山东省委省政府督查办对58个村(社区)调研摸排,平均每个办公场所悬挂的牌子超过40块。山东省城乡社区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民政厅厅长刘炳国说,近年来,村(社区)办公服务场所机构名称、规章制度牌子过多过滥问题凸显,表现出种类多、形式多、虚名多等特点。
在开展集中整治之前,村(社区)悬挂的牌子名称多,例如有“室”“所”“站”“中心”“之家”“协会”等。记者采访中,不少基层干部群众颇有怨言。他们说,门里门外都是牌子,一面墙上十几个制度,主要是迎接上级检查考核,很多牌子就是有名无实“花架子”。
牌子形式多,各类虚名也不少。据山东参加村(社区)“牌子多”问题摸排调研的同志反映,有的地方受办公活动场所面积限制,“一室多牌”现象比较突出,各种牌子见缝插针、满墙都是,挂不下就堆一边,有的甚至是一二十年前的制度牌子,挂上就算完事。
过多过滥成负担。刘炳国说,挂牌子目的本来是为标明身份、明确职责、方便群众,但基层人员数量有限,牌子太多让本已身兼数职的村(社区)干部分身乏术,不堪重负。
有牌无服务,上墙不上心。山东多名基层干部群众向记者反映,清理“牌子之乱”切口虽小但意义重大,事是干出来的,不是牌子挂出来的,确实减轻了基层负担,干部群众“心里不再堵得慌”。
采访中,不少群众向记者反映,他们日常生活中充其量会关注公开栏中的内容,之前党支部办公室、会议室等牌子“挂得满满当当、乱哄哄”,其实根本看不明白、也不关心,有事还是直接找村(社区)干部。
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古楼街道湖北社区,一些干部群众向记者表示,各部门要求挂的牌子越来越多,在集中整治之前,他们“苦‘牌子’久矣,这次集中整治摘了100多块牌子,轻松了很多”;在临沂市平邑县丰阳镇花果峪村,村干部坦言“这次集中整治村(社区)‘牌子多’问题是个好事,减轻了基层负担,一年能省上万元”。
四大班子集中核批 “谁的牌子谁清理”
为全面整治村(社区)“牌子多”问题,山东省委省政府督查办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多次会商研究,提出了抓好整治工作的措施办法;在此基础上,于2020年12月2日,以山东省城乡社区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出台了《集中整治村(社区)“牌子多”问题的实施方案》。
山东省城乡社区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民政厅副厅长冯建国说,与其他省市不同的是,山东这个方案经过了全省所有省委常委以及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的审阅核批,就从高位覆盖了全部可能挂牌的机构和部门,体现出山东根治村(社区)“牌子多”问题的决心。
得益于高位推动,山东省城乡社区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谁的牌子谁清理”,对严格挂牌标准、实行归口管理、精简机构牌子、清理制度牌子、统一挂牌样式、实行清单准入、强化监督检查等工作措施进行了细化。
摘牌不是一网打尽,更不是“一刀切”,集中整治工作既严格执行标准,把整合、精简等“规定动作”做到位,又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对与考核事项挂钩的牌子坚决“切一刀”,打掉有关部门单位在村(社区)挂牌的“存在感”;对体现地方特色、奖励类等牌子“放一马”,充分尊重村级组织和群众意见,体现创新工作,保留文化氛围;对服务类、引导类牌子“归大类”,采取插入式、电子屏等方式集中展示,方便服务群众。
一年来,山东6.5万个村(社区)共清理各类机构、制度牌子190余万块;其中,工作机构服务类牌子64万块,制度类牌子101万块,评比达标表彰类和创建示范活动类牌子25万块,直接效果非常明显。
记者调研了解到,清理“牌子之乱”,山东并非首次,也非全国首例。冯建国说,以前省内有关部门曾多次开展清牌行动,其他省市也有过相似部署,但大多却像割韭菜摘一次反弹一次。
整治“牌子多”问题,本质是纠治背后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规范挂牌子基础上,山东从全省层面开展为基层减负行动。山东省委办公厅2020年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形式主义问题的若干措施》,提出“以设区的市为单位制定并公示社区工作准入清单,未经批准事项一律不准交由社区落实”;2020年9月,山东省民政厅还下发了《在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工作中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并附《山东省社区工作准入清单指导目录》,帮助社区厘清牌子“入口”。
此外,2021年3月,山东省委办公厅下发通知,围绕进一步整治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问题,提出“全面实行村级组织职责任务清单管理”“改进督查检查考核方式方法”等一系列具体工作措施,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2021年8月,山东省委组织部和山东省民政厅共同印发了《山东省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职责任务清单指导目录(试行)》,帮助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明晰职责任务。
刘炳国说,通过落实村(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明确非清单内事项,不得转嫁给村(社区)承担,不得以行政命令方式向村(社区)派任务、下指标、挂牌子,从根本上减轻了村(居)委会行政工作负担,增强了自治服务功能,进一步巩固了“村(社区)‘牌子多’问题集中整治”成果。
牌子减下来 服务提上去
因“互帮互助、互亲互爱、治理有序”社会治理创新,济南市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成为国家级示范社区,还曾吸引省内外、国内外代表团前来观摩。作为远近闻名的“明星社区”,这里整治“牌子多”问题的压力格外大。
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许蕊告诉记者,整治前,这个社区党群服务站内曾悬挂100多块牌子。如今,一楼大厅展示着“4321”社区工作法、“公益银行”公示榜等特色内容,并以统一的便民明白纸作为标准化办事服务指南,以一体化电子政务平台为手段,将社区工作者解放出来、下沉到居民中去,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准确把握居民诉求,面对面服务居民、处理问题。
“牌子减下来,服务提上去”。山东一些干部群众表示,清牌减负的目的是服务增效,一些地方以村(社区)“牌子多”问题整治为契机,推动基层干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谋发展抓落实上。
在青岛市李沧区,社区利用图书阅览室、志愿者之家等之前利用率低的空间,建设新型邻里中心,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挖掘社区骨干和志愿者,组建社区自组织和兴趣小组,催生社区内生力,丰富社区服务内涵。
目前,仅李沧区沧口街道邻里中心,就活跃了87支自组织,2300余名社区志愿者。对牌子清理后的空间,这里突出展示了社区达人、优秀志愿者、社区服务、活动情景再现等居民喜闻乐见的内容,不给牌子“回潮”留下物理空间。
挂牌不是成绩,上墙也装不了门面。山东相关部门在调研回访中发现,各地高度重视村(社区)“牌子多”问题集中整治,将其作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问题来抓,摘了牌子更想办法守住阵地。
“过去,基层一块牌子就是上级部门一片‘阵地’。但有形的阵地在社区墙上,无形的阵地在群众心里。如今牌子少了,我们更要扎扎实实地把社区工作干好,才是真正守牢、守好了阵地。”济南市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一雯说。
同时,山东一些基层干部群众表示,“牌子多”积弊非一日之寒,要从根子上解决也非一日之功,清理“牌子之乱”关键在根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因此要杜绝“整治一阵风”“问题反弹回潮”,避免整治后出现反弹,影响基层工作积极性,损害党委政府形象。
2021年,山东进行了新一届村、城市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为避免新旧班子对“牌子多”整治标准、执行效果不一,多名受访者期盼,将村(社区)挂牌规范整治工作纳入村(社区)“两委”成员培训内容,促使新一届村(社区)干部掌握有关标准要求,确保村(社区)持续规范挂牌。
为防止“牌子多”问题反弹,山东各地已有探索,比如威海市文登区建立随时监测反馈制度、烟台开发区福莱山街道实行定期巡查和“减负工作观察点”制度等。部分受访者期盼,在各地探索的基础上,将“牌子多”整治“回头看”“防反弹”融入日常工作,总结建立出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确保“牌子多”问题不回潮。
王一雯等受访基层干部还期盼,从上级部门开始,严格规范考核评价事项,科学设置考核评价标准,不再以是否挂牌作为考核村(社区)工作的依据,也不再以设立临时工作机构以及承担某项工作试点、示范任务等名义自行增挂牌子,破除“考核唯牌论”,把有形阵地的考核转向守阵地、暖群众、红党旗的方面,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牌子多”问题反弹。(记者 杨守勇 叶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