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魏历 通讯员 宋路胜)“心理老师,我家孩子对学习抗拒和迷茫,说上学累,选择辍学了,您看要怎么办呀?”7月10日,家住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樟罗社区的李女士带着忧虑与无助,到樟木头镇“粤心安心理服务室”求助14岁儿子辍学的事。
“别急,第一步要先给孩子一个释放情绪的空间、第二步我们要与青春叛逆期的他建立信任的桥梁、第三步带他来我们温馨的‘心理服务室’、第四步要……”担任“粤心安”心理服务的陈老师一步步引导李女士如何做好化解未成年人上学厌学的问题。
在这场心灵的探索之旅中,“亲子沙盘游戏”成为了连接孩子与父母心灵的神秘钥匙。通过这小小的游戏,彼此的心门悄然打开,那些深藏的误解与隔阂,在欢声笑语中逐渐消散。当那位14岁的少年满怀感激地说:“老师,我现在和父母的关系好多了,我决定重新返回学校,继续我的学业。”
自2021年9月,“粤心安”社会心理服务室在樟木头镇正式挂牌成立以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汇聚专业的心理辅导师坐镇开展心理服务,与平安法治办、司法分局、学校、妇联、团委、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先锋号职工服务中心、双百社工、专业社会服务机构等多方力量携手,共同编织了一张守护心灵的网。从心理咨询师到律师,从法律明白人到心理服务工作者,这些志愿者群体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满腔热情,为社区居民提供着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竖起牢不可摧的“防火墙”。
“心”治厚植人文关怀
王阿姨是“粤心安”服务室的常客之一,每当生活风雨来袭,她总是第一时间想到这里。她感激地说:“‘粤心安’真是个放松心情的好地方,心理老师更是尽职尽责,当遇到烦心事的时候,我都会去找她们,她们会用心理学知识与专业提供心理辅导,开导我,让我解开心结。”王阿姨的话语,是对“粤心安”最真挚的认可与感激。
“粤心安”服务室一角。通讯员供图
樟木头镇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融入基层治理,以镇、社区级综治中心为基础,设立镇“粤心安心理服务室”1个、社区“粤心安心理服务站”10个,统筹开展对接、协调和服务等工作,形成‘统筹平台—多方联动—预约分流—精准服务—长效追踪’的闭环工作机制,通过‘心’治,实现基层社会‘善治’,构筑平安建设‘心防’工程,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心”治疗愈受困心灵
一位25岁的大学毕业生,曾因躯体化问题而深陷痛苦之中。每当面对陌生环境或人群时,她的心中便充满了恐惧与不安。然而,在“粤心安”心理服务室的帮助下,她逐渐学会了勇敢面对自己的恐惧。通过认知行为疗法与暴露疗法的结合治疗,她逐渐走出阴影,重新找回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工作的热情。她感激地说:“是你们让我重新找回自己,让我相信我可以克服一切困难。”“粤心安”心理老师通过从“心”出发,打开“心防”、疏通“心结”、治愈“心病”。心理导师们倾心于每一位心灵受困的民众,他们以细腻的心理疏导,编织社会人文关怀的温暖网络,真正触达社会治理的细微末梢,让爱与理解深入人心。
“心”治守护未成年人成长
近日,樟木头镇柏地社区的李某遇到了烦心事向网格员反映,其13岁的女儿小李经常精神恍惚,精神低落,还经常与其父亲吵架,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得知此事后,柏地社区“粤心安心理服务站”心理老师及时介入,对小李及时开展心理疏导,让小李逐渐打开了心结。心理老师介绍道:“我们第一次接触小女孩的时候,不肯与我们交流,经过我们尝试多种方式和多次沟通交流,她愿意敞开心扉与我们交流,也愿意跟其父亲交流,解开了心结。”
“粤心安”服务室一角。通讯员供图
樟木头镇将畅通“心”治之路的理念贯穿到未成年人保护中,创新组建“心理健康护苗队”。以镇综治中心的“粤心安”社会心理服务室为核心,汇聚包括心理咨询师、心理教师、律师、双百社工、心理服务志愿者在内的60位专业人士,共同组成一支心理健康护苗团队,持续深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开展“轻松备考·中考减压”“—粤心安”心理健康讲座、“我的情绪我做主”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沙龙等各类活动8场次,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科普活动12场次,为青少年提供心理疏导和服务65人次,以小孩的健康成长,促进家庭的平安,以家庭“小平安”促进社会“大和谐”。
樟木头镇“粤心安”成立至今,心理老师们通过对存在心理“症结”与困难问题的人民群众做心理疏导,加强社会人文关怀,提供心理支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12期共1200余人次,开展心理咨询365次,心理健康宣传教育120次,开展心理服务相关培训5660人次,积极引导相关群众主动接受心理疏导,全面提升个体、群体心理健康,促进家庭幸福和睦,努力消解社会戾气,防范化解个人极端风险,激活社会治理“末梢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