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家梁
□ 本报通讯员 李白灵
平安,民之所盼,幸福之基。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从贵州省委政法委获悉,过去一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群众安全感为99.4%,位居全省第一。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综合满意度达99.21%。
在过去一年里,黔东南州政法机关通过织密稳定“平安网”、织好法治“防护网”、织牢社会“治理网”三张大网,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持续深化执法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动法治乡村建设,加快推进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让安全感、满意度看得见摸得着,构建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黔东南模式”,兜住了全州百姓的安全底线。
立体防控
织密稳定“平安网”
前不久,施秉县公安局在州公安局反诈专班大力支持下,日夜兼程远赴福建、浙江、江西等10多个省份全力开展破案追赃工作。最终成功破获两起诈骗案,抓获11名犯罪嫌疑人并追回诈骗资金38万余元。
“始终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零容忍’‘零懈怠’,提升防范宣传工作水平,全力阻断黑灰产业链条,强化预警拦截反制,我们全州公安以有力举措保卫百姓‘钱袋子’。”黔东南州副州长、公安局局长周代军说。
据了解,2022年全州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21.78%,损失金额同比下降20.21%。全州政法机关依法严厉打击其他各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采取“五抓五强”措施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85人,挽回经济损失11812.514万元,涉养老诈骗问题整治完成率达100%。
不仅如此,黔东南州还建章立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并深入开展命案防控攻坚。为此,黔东南州社会治安环境得到不断优化,百姓安全感大大提升。
去年年初,黔东南州还制定印发《黔东南州2022年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暨六个专项防范化解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深入开展重大矛盾纠纷和突出风险隐患“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拧紧压实风险隐患排查责任,完善风险隐患动态跟踪和监测预警机制,对各领域、各行业“全方位、无死角、零遗漏”滚动排查化解。
此外,全州按照“3+N”模式,发挥政法、信访等部门实战统筹作用,督促指导属地县市和涉事部门,常态化落实“日调度、周研判、月报告、事交办”信访维稳安保联动机制,针对突出矛盾纠纷问题,逐一会商研判,逐一落实化解措施,稳步推动化解,做到 “底数清、情况明、动态知”,全州未发生重大风险“暴雷”问题,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平安网”越织越密,平安基石越来越牢固。
政法改革
织好法治“防护网”
“以前身份证和驾驶证一起丢了,要先去补办身份证,再拿去交警窗口补驾驶证,现在好了,一个窗口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用来回跑,很方便。”江县公安局推出公安业务“综合窗口”,在一个窗口就能办理户籍、交管、出入境等多种业务,市民张先生为此点赞。
去年以来,黔东南州公安深化“放管服”工作,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上门办”便民利民措施,扎实推进“一窗通办、一网通办、全省通办、跨省通办”改革和“黔东南州网上公安局”建设,“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而这只是黔东南州政法机关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一个缩影。
2022年黔东南州法院全面加强审判管理,严把“法定审限内结案、延长审限审批、长期未结案清理”3个关口,狠抓发改案件5个环节,全力提升案件质量。1月至10月,省高级人民法院对黔东南中级人民法院、中院对基层院各类上诉案件的发改数分别同比下降50%和19%。全州法院审判决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民商事简易程序适用率、平均审理时间、民事一审案件调解撤诉率等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一。
黔东南州检察院精益求精推进检察管理现代化,在尊重检察官办案自主权的同时,运用“引导+提醒+督促”模式开展办案流程监控740次,优化以“案-件比”为核心的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体系,检察人员办案规范意识和办案质效得到明显提升,办理的“许某某盗窃、抢劫案的案件质量评审监管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2022年监管案例。
黔东南州司法局将政务服务向移动互联网延伸,在“黔东南普法”微信公众号集成建设链接了公证办理、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法律文书撰写等内容,延伸创新政务服务的载体和形式。2022年,通过微信公众号页面申请办理公证80余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和司法行政业务咨询3000余人次。
与此同时,围绕新国发2号文件,黔东南州发挥“黎从榕”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优势;州县(市)两级政法机关领导班子成员挂点联系重点民营企业,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维护企业合法经营;持续加大大数据、信息化便捷化服务创新,做到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必须发挥好法治保障作用,黔东南州政法机关将以‘硬措施’护航发展、以‘软环境’成就发展,用法治之手为各类市场主体架起一张‘防护网’,奏响政法机关优化营商环境‘最强音’。”黔东南州中院院长雷勇说。
多元共治
织牢社会“治理网”
去年夏天,天气持续干旱,黎平县顺化乡两村村民因争抢水源引发纠纷。顺化乡党委组织政法部门工作人员进村召开院坝会,将矛盾在会上掰开、揉碎。最终,敲定水源分时段用,共同寻找新水源。
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类似事件时有发。为有力推动法治乡村建设,有效破解乡村治理点多面广线长难题,黎平县探索试行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一约四会”基层治理新模式,持续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基层治理现代化体系。
“黔东南州下辖16个县市,境内居住着32个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乡多达17个,如果都采用统一的基层治理方式将很难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全州各地因地制宜,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基层治理全面赋能乡村振兴,有力夯实平安黔东南建设根基。”黔东南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金亦贱说。
为此,一场由政法信访系统拓展至党政机关的“入村寨进社区走企业访群众”大走访活动在黔东南州有序铺开,全体政法干部跋涉于田间地头,穿梭在街头巷尾,百姓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一个个得到妥善解决,各种惠民政策一条条送进千家万户。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州共派出走访干部29.02万余人次,走访群众148.53万余户,走访村寨9066个、社区1103个,管理服务对象和企业44166个、学校5175所,收集问题建议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大大提升。
不仅如此,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建成运行的全州各级综治中心像一面面旗帜高高飘扬在稳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最前沿,通过做实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打通了黔东南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米”,有力提高了群众的“安宁指数”。
“‘人民群众关注的事,再小也要当作大事来办。’全州政法干警始终把忠诚于党根植于心、将服务为民付之于行,以平安稳定的过硬业绩护航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让平安成为人民群众口中的‘高频词’,让更高水平的平安黔东南以可见、可触、可感的方式实现,以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更高水平平安黔东南、法治黔东南建设。”黔东南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梁正彪说。
上一篇:奋楫扬帆当好先行区建设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