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 法治热点

矢志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人民好法官

编者按4月19日上午,“时代楷模”鲍卫忠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京举行。报告会上,报告团成员吕丹、陈美红、周红、陈龙、毕昱分别结合自身经历作...

编者按

4月19日上午,“时代楷模”鲍卫忠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京举行。报告会上,报告团成员吕丹、陈美红、周红、陈龙、毕昱分别结合自身经历作了报告,讲述了鲍卫忠同志矢志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感人故事和先进事迹。本报刊发上述5名报告团成员的发言摘编,敬请关注。

用生命坚守初心的边疆好法官

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吕丹

大家好!我叫吕丹,是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沧源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150公里,有佤、傣、白、彝等20多个民族,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从20世纪的“阿佤人民唱新歌”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亲切回信,这里流淌着许党报国、守边戍疆的红色血脉。各族群众与党中央同心同向,2019年全县脱贫摘帽,与全国同步迈进小康社会,实现了“直过民族”一步跨千年的发展奇迹,生动展现了“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时代图景。“时代楷模”鲍卫忠就是这片热土孕育培养出来的人民好法官。

鲍卫忠是一位有着15年党龄的佤族共产党员,他从法院最基础的岗位开始干起,一干就是24年。还记得我刚到沧源法院任职,党组决定由我分管执行。和鲍卫忠初次见面,他的工作汇报数据翔实、条理清晰,对执行指标了如指掌,案件进展、民俗风情说得明明白白,一种踏实而又令人信任的感觉油然而生。

沧源县面积不大,但99%以上都是山区;人口不多,各族群众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下乡办案往返六七个小时是常态,我们这里的执行案款数额一般都不大,但就是这几百块、几千块钱,却直接关系民族群众的个人和家庭利益,所以不能有半点的马虎。

鲍卫忠常说:“我们办理的不仅是案件,更是边疆的稳定、民族的团结。案件再小,处理不好影响团结,那就是大事!”在他看来,就地解决矛盾而不是照方抓药,就是对“枫桥经验”最朴素的践行。他把在村村寨寨里的一次次执行,变成了一堂堂生动的法治课,依法保护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被亲切地称为佤山法治“老黄牛”,使老百姓心田里根植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信念。这种信念,更是一种信心,一种“用法治护航民族团结”的坚定信心!

2016年3月,为期3年的“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全面打响。作为执行局的带头人,鲍卫忠变得更忙了。白天时间不够,晚上通宵加班。他牵头全面梳理了历年来的历史存案,逐一研究破解,仅仅3个月,300多万元案款全部执行到位,化解了600余件“钉子案”“骨头案”,他说:“我们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虽然辛苦,但却值得!”

领导和同事对他有一句一致的评价那就是:“从没听他喊过苦、叫过累。”只要当事人有需要,休息日、节假日都是他的工作日,田间地头、大街小巷都是他的办公室。2021年8月,一名消失已久的被执行人突然间有了消息,鲍卫忠立即带队驱车前往。那一天,下着瓢泼大雨,山路泥泞难行,小黑江水汹涌翻腾,经过五个小时跋涉,才终于找到被执行人藏匿的简易房。看到执行干警,被执行人从最初的躲闪转为强硬,现场气氛一时剑拔弩张。原以为鲍卫忠会直接采取强制措施,没承想他却再次给被执行人做起了思想工作,说:“咱们都是佤族兄弟,你有什么困难和我说说。法律一定要遵守,但办法我们可以一起想!”渐渐地,现场气氛缓和了下来,被执行人也主动说起了家里的难处,诚恳地表示会尽快想办法把钱还上,简易房里传出了欢快的笑声。那时候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总有人说鲍卫忠“每办一个案件,都会多一个兄弟和朋友”,那是因为他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一门心思为老百姓着想,用“人心换人心”的方法,磨掉了一件件“钉子案”“骨头案”,让大家再次感受到,执行工作既要攻坚克难、维护法律尊严、亮出法律利剑,更要走进一线、维护群众利益,打通执行“最后一公里”。

在工作中,鲍卫忠总能站在老百姓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去到被执行人家里,只要距离不远,他就不开警车或者把警车停得很远。因为他担心让村民看到了,会给当事人增加额外的心理负担。法律不应该是冷冰冰的,我们的工作就是做群众工作,“心结”没有解开,案件不能真正了结。鲍卫忠能够将心比心,把司法的温度传递出来,被各族群众亲切称为“佤山百姓的贴心人、心连心的好兄弟”。

法治兴、边疆稳。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厚植党长期执政的根基,是人民法官神圣的职责和使命。我们要以鲍卫忠同志为榜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践行“抓前端、治未病”、双赢多赢共赢、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的司法理念,以高质量司法审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局长的办案“密码”

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干警 陈美红

大家好!我叫陈美红,是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干警。

在我们法院里,执行法官绝对是很特别的一群人:他们没有法庭里的正襟危坐,常常跋山涉水、奔波在外,乡村山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都是办案现场;他们没有办公室的静候来访,常常蹲点守门、主动出击,四处查找当事人和财产线索;他们没有安静肃穆的办公环境,常常要面对的是双方的唇枪舌剑、你争我吵。不知有多少次,我们这些年轻干警信心百倍地出发,忙了一天却空手而归,不禁感叹,执行局的工作是真不好干啊!

但我们鲍局长却一干就是9年,我曾经向局长请教,这是怎么做到的啊?他笑着跟我说了8个字:“走着、听着、看着、写着。”这算什么诀窍啊?我不甘心,平常也留心起来,努力寻找着这个边疆老执行干警的办案“密码”。

局长的第一个办案“密码”并不难找,甚至还很显眼,那就是他办公室文件柜上密密麻麻的便利贴。有的写着案件当事人的电话号码、记着案款金额,有的是一些我们怎么都看不懂的符号标记,其中有一张特殊的便利贴尤为显眼,那是2021年9月,鲍局长接手了一起棘手的佤族村民健康权纠纷执行案件,一边是急需治病的申请执行人,一边是无财产可供执行的被执行人。面对陷入困境的当事人,局长担心延误了治病,便决定立刻申请执行救助,并在便利贴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急”字,而他自己的病却一拖再拖。直到去世前一天,他还在叮嘱我们一定要加紧跟进。正是在他的嘱托下,5万元执行救助款到账了,群众的看病钱有了,他却走了。

每当看到这些便利贴,熟悉的画面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一个满头大汗、皮肤黝黑、脚上还沾着泥巴的佤族汉子,埋头在堆满卷宗的桌子上记录着。这是鲍局长每次下乡办案回来的固定动作,不管有多晚、有多累,也要把这事儿先做完、把该打的电话打完,有诉必接、有信必复,让当事人第一时间知道案件进展和执行情况。

我恍然大悟,难怪局长办案这么有底气,原来佤山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都在这里,群众的急难愁盼都在他的心里!每一张便利贴的背后,承载的是一个家庭的生活与希望,里面浓缩着一位人民法官炽热的为民情怀。这些都是靠他一步一步走来的、一字一句听来的、一点一滴积累的,小小便利贴,藏着大天地!

局长的第二个办案“密码”藏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最早,局长秀“朋友圈”源于一个标的额10万元的案子。被执行人家里没有财产可供执行,于是搞起了土鸡养殖,但由于信息闭塞,找不到销路,一筹莫展。了解情况后,局长灵机一动,带着我们当起了推销员,养鸡场、活鸡、鸡蛋,几乎每天都会在他的朋友圈“刷屏”。慢慢地销路打开了,被执行人打电话来说,已经有人来跟他问价格了。再接着,回头客越来越多,最多的一天竟然卖出了50只!过后的一个月,被执行人主动交来1万元的执行款,他握住局长的手激动地说:“真的太感谢您了!如果没有您,别说还钱,我养鸡的钱都要亏了!”

局长的第三个办案“密码”是“人心换人心”,在他看来,处理好民族团结问题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有一起发生在傣族村民小组和佤族村民艾嘎之间长达8年的土地纠纷,因艾嘎一直想不通,态度很强硬,拒不履行法院的判决,案件成了我们法院的“钉子案”“骨头案”。如果处理不好便会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于是局长带头承办了这个案件。

艾嘎脾气很火暴,我们刚去了解情况,他就愤愤地说:“你们来干什么!我不欢迎你们!”说完就把大门一摔,还反锁了起来。第一次去,我们就吃了闭门羹。

第二次去,情况显得更复杂。艾嘎喊来了10多个村民把我们团团围住。一向温和的局长毫不畏惧地冲到艾嘎面前,用佤语大声道:“难道你忘了我们佤族世代相传的族训吗?各族人民一家亲,九老九代不丢伴!请大家相信法院,这个案子我们一定会公平公正地处理!”人群渐渐散去,可这次,我们还是连艾嘎家门都没能进。

回城的路上,我有些气恼,想着用上强制手段嘛!局长给我打气,说:“执行难,难在打开人的心结。这个案子不大,但处理不当,会影响到民族团结,我们再用心一点,再耐心一些,一定能找到打开艾嘎心结的办法!”

过了几天,佤族新年“新米节”到了。我早早就接到鲍局长的电话:“小陈,走,带你‘过年’去!”出发的时候,我看见局长带着自酿水酒、一袋新米和一束稻穗。我很好奇,他笑了笑说:“这可是打开艾嘎心结的钥匙啊!”

艾嘎一开门,局长说:“我们来跟你过年了!”看到我们,艾嘎愣在原地不知所措。局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兄弟,祝你年年大丰收!”说着,按照佤族的过年风俗,把金黄的稻穗挂到了门上,把新米拿到了厨房,接着和艾嘎拉起了家常。面对眼前这位永远都笑着说话的老大哥,一位能耐心讲佤语的好法官,艾嘎逐渐解除了内心的抗拒,说起了心里话。原来艾嘎在这里种了不少树,他担心土地归还之后,会影响自家生计。了解情况后,局长趁热打铁组织双方现场调解。在耐心的调解下,傣族村民小组和佤族村民艾嘎之间的矛盾心结完全打开了,两族兄弟重归于好,这起长达8年的纠纷得到了圆满化解!

人心就像一杆秤,你若真心为群众,老百姓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鲍局长追悼会那天,我在人群中碰到了艾嘎。他抹着眼泪哽咽着说:“听到鲍法官不在了,我连夜从家中赶来,只想送这位好法官、好兄弟最后一程……”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

如今,我们依然每天奔波在下乡办案的路上。天空时雨时风,道路曲折漫长,蜿蜒着通向佤山深处。其实,这也是一条执行之路,前方固然有阻碍,也会经历风雨,但只要像鲍局长那样秉承民族团结理念,将能动履职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融入工作全过程,就一定会走进人民群众的心里,一定会迈进实现公平正义的坦途!

一 生 的 骄 傲

鲍卫忠同志妻子、云南省临沧市第二中学教师 周红

大家好!我叫周红,鲍卫忠是我的爱人。我和鲍卫忠都是佤族,平时,我习惯叫他的佤名“尼茸”。

所有的美好幸福都定格在了那天下午。当时,我正在学校上课,突然接到他同事的电话,焦急地说:“局长在办公室昏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笼罩着我。在医院,我眼睁睁地看着尼茸被推进病房抢救,恐惧和无助让我无法呼吸。这个时候,尼茸像个孩子,孤独地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满了管子,仪器发出的声音冰冷、刺耳,而我只能隔着小小的玻璃窗望着他,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呼喊:“尼茸,你一定要醒过来,不要丢下我,不要丢下我们,我和孩子不能没有你啊!”然而,最终没有等来奇迹,尼茸还是永远地离开了,一句话都没有留下。

我和尼茸相识于1996年。那一年,我18岁,他19岁。在一次农民运动会的文艺表演中,看到他跳错舞蹈动作的滑稽样子,我忍不住笑出了声,他一边跳舞,一边朝我瞪眼睛。就这样,我俩结下了不解之缘。尼茸阳光帅气、乐观开朗,他走村串寨,做农经数据统计,手把手教村民科学种田,有时会从田里给我采回一束野花,会弹着吉他给我唱《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2000年,我们结婚了,天真烂漫的年华里,尼茸给我留下了一生中最甜蜜幸福的时光。

2012年9月,我们的双胞胎儿子出生了。这时,尼茸已经到法院执行局工作,他变得更忙了,下乡经常半夜才回来,有时一出差就是一个星期。为了更好地支持他的工作,我主动承担了大部分家务。2016年,刚满4岁的小儿子反复发烧,病因不明。送儿子去住院那天,尼茸正在外出差,我感到心里空落落的。2017年,儿子到昆明做手术,直到手术前一晚,尼茸才匆匆赶到医院,他笑着出现在病房里,看到他的一瞬间,我感到特别踏实,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为了减轻孩子手术前的紧张感,尼茸趴在儿子的床边给他讲故事,不一会儿儿子就进入了梦乡,尼茸的呼噜声也响了起来。看着他疲惫的样子,我把所有的抱怨都咽了回去。那一刻,我的心是痛的,也是暖的,尼茸也是需要被守护的人啊!

这些年,尼茸的工作一直比较忙,但他是孝顺的儿子、尽职的父亲和有担当的丈夫。公公瘫痪在床的10年里,只要有空,尼茸就会细心地给公公擦身体、洗脚、按摩,推公公出去晒太阳。公公鲍光明是孤儿,在党的教育培养下,1964年,被选入民族观礼团,到北京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把感党恩转化为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当乡里乡亲遇上解决不了的事,都会来找他,而他总是热情地把乡亲们迎进家里,让婆婆把饭多做一点,把他们当亲人一样看待。用自己的言行感染、教育、鞭策着尼茸的成长。尼茸总把父亲的照片带在身边,时时提醒自己父亲常说的那句话“是党和人民给了你这份工作”,他暗暗告诉自己要“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人”。在家里,尼茸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电话一个接着一个。面对当事人的询问,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劝说,从没见他发过火或者说过重话。他就是这样,来了电话一定接、看到信息一定回,当事人随时都可以找到他。

小儿子生病手术后,需要长期复查治疗,家里经济比较紧张,但他不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动歪脑筋,总是乐呵呵地给我打气,说:“一切都会好起来!”2018年老房子拆迁,我和尼茸买了新房,还向银行贷了款,装修房子时,我发现家里的钱少了1万多元,这时尼茸才说,因为被执行人确实有困难,申请人又急着用钱看病,他就自己掏钱先垫上了。我没有再多问,因为我知道他就是这样的人,总是把别人的困难摆在前面,哪怕对方素不相识。在他心里,不管是哪一方的当事人,都看作亲人来对待、当作家人来帮助。

几年来,尼茸常年起早贪黑地工作、长年累月地下乡、出差,高血压越来越严重,因为缺钾总感到身体无力,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我也好几次劝他去医院看看,他都说:“过段时间再说吧!”2021年国庆节,我原本打算和他一起带着儿子去昆明复查,也想让他去好好检查一下身体。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个机会也错失了。现在想来,我真的好后悔,那时候怎么不拉他去医院,好好做个检查呢!

尼茸走了,家空了,我的心也空了。他就是我的靠山,他不在了,我的大山就倒了。我多么希望这只是一个噩梦,一觉醒来尼茸依然还在,哪怕他经常加班、出差,只要活着就好。真想再看到下班后,他推门进家,带着憨厚温暖的笑容,孩子们欢快地喊着“爸爸”,然后扑到他的怀里,我们的家还是一样的完整、幸福。有时候我很恍惚,总感觉他的身影无处不在,他的音容笑貌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们曾无数次幻想着未来的生活,一起送孩子去上大学,存钱一起去旅游,退休后一起到山里养鸡,老了一起跳广场舞……现在,这些简简单单的愿望永远都无法实现了。

尼茸走时,婆婆已经70岁了,双胞胎儿子才9岁。为了不让老人和孩子伤心,我把悲伤藏在心里,不想让孩子们面对流眼泪的妈妈。前年8月,因小儿子肝损伤严重,我带着孩子去昆明复查,却怎么都诊断不出病因,医生建议做一次基因检测。无助的我瞬间燃起了希望,但医生却告诉我,基因检测需要父母双方抽血化验。“孩子的爸爸来了吗?”这句话如同一盆冰冷彻骨的水浇向了我。孩子的爸爸、孩子的爸爸,再也来不了了……

尼茸走后,一天晚上,我和婆婆、儿子围坐在桌前吃晚饭,我习惯性地多盛了一碗,手递出去的时候,才忽然意识到尼茸已经不在了,我的眼泪“哗”地就流了下来,儿子用小手轻轻拍着我的后背安慰我:妈妈,你要坚强,爸爸不在了,我们要更勇敢。他们只是9岁的孩子啊,却懂事得让人心疼,看着儿子稚嫩的小脸,我知道我必须扛起这副重担!

尼茸走后,组织和社会各界给了我们一家无尽的关怀和温暖,也给了我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尼茸在医院抢救和他去世后的一段时间,他的手机不时响起,我每天都会接到当事人问候的电话,表达着对尼茸的敬意、感激和怀念,我更加理解了尼茸工作的意义,他每办结一个案子,社会就多一份稳定,人民群众就多一分安心。

我把关于尼茸的报道和照片收集成册,想把公公和他留下的良好家风传给孩子们,让他们以父亲为榜样,把尼茸还没走完的佤山路走下去,让民族团结精神代代相传!

尼茸,我们以你为荣,你是我和孩子们一生的骄傲!永远的骄傲!

牢记殷殷嘱托的好干部

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陈龙

大家好,我叫陈龙,是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一名组工干部,是千千万万个被“时代楷模”鲍卫忠先进事迹深深感染了的普通一员。鲍卫忠的一生都在为实现公平正义努力奋斗着,为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燃烧着,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事迹可学可做,他的精神可追可及。

2011年秋天,我刚大学毕业在单甲乡做大学生志愿者,就认识了鲍卫忠大哥,他和县法院的同事一起到乡里开展法治宣讲,回乡的路上他和我聊起了年轻时工作中的趣事,谈笑间向我传授了不少基层工作的经验。从那时起,鲍大哥就给我留下了对党忠诚、务实为民的深刻印象。追忆鲍大哥一心为民的一生,在入党之初,他就立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的志向,始终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时刻不忘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的殷殷嘱托,用一生不停歇的脚步,来践行自己的诺言。

2022年我调到县民族宗教局工作,到他工作过的勐角乡走访时,经常在老百姓的口中,听到鲍大哥暖心办案的故事。我和同事们都说“每个人手上都捏着一杆秤,鲍大哥手上的那杆秤,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是最准的”。他始终珍视民族团结,依法保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追忆鲍大哥竭忠尽智的一生,涌上心头的是他掏心窝子为老百姓着想的身影。从他身上能真切地感受到,他特别“接地气”,总能和老百姓想到一块、干在一起、打成一片,别人坚持不了的事情,他坚持了;别人不愿做的小事,他做了;别人觉得难的事情,他主动接过。

面对不同民族、不同习俗、不同性格的当事人,鲍大哥为什么能够获得广泛认可、收获一致好评,引发普遍追思?在他去世时,老百姓、当事人都自发地翻山越岭来参加他的追悼会,生怕赶不上送他最后一程,就是因为他脚踏实地,把人民群众的每件事情都办好,才走进了人民群众的心里。

记得在糯掌村开展绿美村庄建设期间,这个村里共同生活着佤族和拉祜族,由于风俗不同,佤族群众对工作有抵触心理、积极性不是很高,后来我就是用起了鲍大哥“人心换人心”的办法,多次进村入户,把群众当成自家人,心贴心地了解情况、解决困难,推动移风易俗,最终顺利建成了绿美村庄。

2024年1月,我调入组织部工作,因工作需要,查阅了鲍卫忠同志的档案,通过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一名党的好干部的光辉形象在我脑海里更加生动起来。面对群众的法律诉求,他总是充满感情、将心比心,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边;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他总是冲锋在前、勇于担当,依法保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面对“人情关”的考验,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所办案件没有一起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在他办公室里悬挂的“执法公正 心系百姓”锦旗,就是人民群众最朴实的口碑。

春风化雨,滋润万物。如今云岭大地各族干部群众通过广泛学习宣传、大力弘扬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践行“枫桥经验”,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共同绘就了“中华儿女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美丽画卷!

时代精神,标注出道德高地;楷模之光,辉映着各族儿女。鲍大哥您走了,随那山间的细雨,永远地融入了佤山,守护在祖国西南边陲。您的儿时梦想是成为您父亲那样的人,而我的梦想就是要成为您这样的好干部。我们将跟随您的脚步,把您的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边疆民族团结的守护者

云南省临沧市文化传媒集团记者 毕昱

大家好!我叫毕昱,是一名来自鲍卫忠家乡临沧的记者。

鲍卫忠因公牺牲后,我第一时间加入了采访报道工作,一路走来见证了他被授予“时代楷模”的光荣称号,也从学习宣传他的事迹中收获了感动与成长。他是什么样的人?做了哪些事?为什么每次提起他,大家依然饱含深情、泪湿双眼?

通过一次次走进他的亲人、同事和当地群众,我看到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永葆忠诚本色,看到了他作为一名边疆人民法官始终坚守法治信仰,我也看到了他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佤山干部常怀的一颗赤子之心。一个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的形象,在我心中逐渐清晰了起来。

翻开鲍卫忠的笔记,第一页就写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回顾鲍卫忠同志的一生,他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

2003年,鲍卫忠被派到沧源县坝尾村开展“三村”建设工作。当时与鲍卫忠一起工作的村干部回忆道:“那是一个朴素、精神的佤族小伙,总是穿着一身迷彩服、脚踩一双解放鞋,那笑眯眯的样子,就像我们自家的兄弟一样!”在组织村民开展旧房改造时,佤族群众认为搬迁不符合风俗,对搬迁工作积极性不高。鲍卫忠不急不躁,把所有工作的细节都和老百姓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一次不行就去两次,两次不行就去三次!最终打动了村民,顺利完成了200多户旧房改造,让佤族群众从茅草房搬进了新砖房。在阿佤山的村村寨寨,在老百姓家的火塘边、田地里都留下了他不知疲倦的身影。看着村里越来越宽的道路、越变越好的生活,我知道,那个时候的鲍卫忠已经用他的行动和真诚走进了老百姓的心里。

2005年4月,鲍卫忠在入党申请书里工整地写下“要成为一个有高尚品德和崇高理想的人,一个对人民有利的人,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人物一样,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在他心里,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在他心里,法是无私的,但必须有温度;在他心里,执法如山,却可以春风化雨、温润如玉。

鲍卫忠会为了一个1900元的案件,开着车往返山间几十公里,多次到被执行人家里做工作,只为解开当事人的心结。鲍卫忠会为了尊重佤族“老人的祭日钱财不外送”的习俗,一口答应好不容易找到的被执行人,第二天再次顶风冒雨,前往村里了结案件。为了看病急需用钱的执行申请人,他索性自掏腰包,悄悄为无力还款的被执行人垫付了8840块钱的执行款暂渡难关。8840,一个简单的数字,但这背后对于他来说,上有年迈的母亲,下有年幼的双胞胎儿子,就连家里的购房贷款都尚未还清,他却毫不犹豫地将钱递到了当事人的手中,只因一句“人家有困难”。他把别人的难题当作自己的难题,把群众的需求放在心尖上,这位法官让申请人拿到了“真金白银”,让执行办案有了温度。

鲍卫忠一生扎根在祖国的西南边陲,45载风雨岁月融入他炙热的守边情怀,24年司法生涯铸就他无悔的法治信仰,上万公里执法之路见证了他不变的为民初心。从县城通往乡镇的道路有多少个弯、从乡镇下到村寨要蹚过多少条河,村里谁家小孩留守、寨子里有几户老人,他心里都清清楚楚。

面对一时无力还款的被执行人,他尽其所能地帮他们走出困境;面对申请司法救助的群众,他认真审核并第一时间上报材料;面对已经脱贫的建档立卡户,他牵挂在心,时常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面对边境一线吹响的抗疫号角,他主动请战奔赴一线,和各族干部群众一起,筑起了强边固防的铜墙铁壁。村里的老支书回忆起他,哽咽地说道:“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中提到的‘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鲍法官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他就是这样一个掏心窝子为老百姓办事、能把石头都捂热的人。”是啊,为老百姓办事,把石头捂热,鲍卫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锲而不舍、人民至上!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鲍卫忠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胸怀为民爱民的赤诚之心,用民族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能接受的方式认认真真办好每一个执行案件、做好每一次司法救助,兑现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司法正义不仅体现在法条中,更体现在每个案件得到妥善解决的时刻,在每个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瞬间。即使是沉疴已久的执行难案件,他也微笑面对,用铁汉柔情融化隔阂坚冰。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心里装的还是当事人的司法救助款,这就是头拱地也要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的人民好法官啊!

总有一种精神超越时空界限,照亮我们奋勇前进,这就是楷模的精神;总有一种力量生生不息,鼓舞我们勇攀高峰,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卫戍正义,忠勇执法,鲍卫忠用信仰坐标人生;卫护佤山,忠骨遗风,鲍卫忠用生命践行誓言。此时此刻,还有千千万万个像鲍卫忠一样,坚守在审判执行一线的新时代人民法官,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他们牢记初心使命、勤勉履职尽责、顽强拼搏进取,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砥砺前行!

本报记者 蔡长春整理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