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 法治热点

越来越多民企选择商会调解化解纠纷

□ 本报记者 张维“同为民营企业,同气连枝,守望相助,无论企业规模体量、所在行业,持有互谅互助之心态,终能化干戈为玉帛。”安徽省商...

□ 本报记者 张维

“同为民营企业,同气连枝,守望相助,无论企业规模体量、所在行业,持有互谅互助之心态,终能化干戈为玉帛。”安徽省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在总结一起以调解结案、刚刚履行完毕的案件时,对《法治日报》记者如是说。

这句话,既是经验之谈,亦道出了商会调解的优势。全国工商联近日发布开展“商会调解基层落实年”活动的通知,聚焦重点举措、重点任务、重点目标,夯实商会调解基础,提升商会调解活力,推动各部门协同发力,最大程度化解民营经济领域矛盾纠纷。

调解案件数量不断增长

一个月的调解时间里,近10次背对背谈话,数十次电话沟通,两次现场调解……一起发生在安徽两家企业之间、标的额超过千万元的纠纷,经安徽省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最终达成和解。

“原以为我们两家企业要闹翻了,没想到还能有握手言和的一天。这个过程非常不易,安徽省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这更让我们觉得找对了人。”其中一家公司负责人颇有感触地说。

“对的人”,就是安徽省工商联。

此前,两家公司在位于合肥市的某商业综合体项目中展开了合作,分别签订了防水、保温施工合同及补充协议。其中,防水工程暂定合同总价为498万元,保温工程暂定合同总价为588万元。因对工程施工变更、材料价格争议、工程价款结算、质保维修等问题存在争议,双方在工程竣工后未能及时完成结算付款发生纠纷并诉诸法院。负责施工的公司还向安徽省工商联递交了调解申请书,安徽省工商联迅速行动,安排安徽省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调解工作。

在第二次现场调解中,历经3小时,双方9个争议点逐一协商落实,形成调解方案。在调解协议书签订后,安徽省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运用追踪调解预防机制,继续督促双方安排财务核对待开发票数额、及时撤诉解除查封、按进度付款。目前,调解协议内容均已按期履行。

像安徽省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这样的商会调解组织正在茁壮成长。自2022年8月全国工商联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人社部开展商会调解培育培优行动以来,这种趋势尤为明显。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工商联系统有商会调解组织超6000个、专兼职调解员超两万名,入驻商会调解服务平台调解组织4435个,调解员9777名;相比2022年,新增调解组织1243个,新增调解员3958名。自2020年10月商会调解服务平台上线以来,累计线上调解案件31.94万件,调解成功19.94万件,结案29.6万件。

商会调解影响不断扩大

与量的增长同步发生的是,商会调解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公信力不断增强。

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选择通过商会调解来化解矛盾纠纷,就是证明。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入驻商会调解服务平台的调解组织自收案件15085件,调解成功8163件,调解结案9809件。

“商会调解委员会通过人民调解的方式,既减少了诉讼成本,又缩短了诉讼时间,让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了有效保障。”最近,在一起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案件中成功维权的王某等72人,就深刻感受到了商会调解的益处。他们与贵州某公司发生纠纷,涉案金额高达3250万元。经过商调委沟通协调,双方在3天内达成了调解协议,被申请人全额退还申请人预售款并承担违约金。

在这些看得见的成效背后,是各级工商联及所属商会与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等深化联系,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手段的努力。比如,在制度建设方面,全国工商联出台《全国工商联商会调解工作办法(试行)》,持续加强商会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浙江省工商联制定《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制度》,规范商会调解程序、调解纪律。安徽省工商联发布全国首部商会人民调解团体标准,明确了从案件受理到调解结案的一整套工作流程。

在加强工作方式创新上,江苏省南通市深化“司法行政+商会调解+仲裁”联动机制,打造全国首个实体化运作的商会仲裁中心和24个商会仲裁联络站。成立一年来通过调解结案40余件,涉案标的超两亿元,获评江苏省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实践典型。

湖南省长沙市着力科技赋能,促进商事调解提质升级。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法院积极推动商事纠纷化解“实体店(到院)”和“线上店(平台)”的同步建设,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和“工商联商会调解服务平台”,可线上完成申请受理、沟通交流、案卷查阅、协商谈判、笔录确认等纠纷化解事项,实现远程“零距离”调解。

四川、重庆、江苏、山东和福建等地工商联积极探索成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市场化商事调解组织。浙江省温岭市工商联联合台州仲裁委员会成立全国首家县级商会仲裁院——温岭市总商会仲裁院,通过仲裁院主持调解,以裁决书的形式确认调解协议,提高调解公信力。

商人纠纷商会解显优势

“行内人管行内事,商人纠纷商会解”的优势,是商会调解在过去、现在以及未来都能在民营经济纠纷解决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所在。

如全国工商联近日在商会调解观摩交流活动上发布的《商会调解年度报告(2023)》所说,商会调解是民营经济领域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是工商联服务促进“两个健康”、推动所属商会改革发展的创新载体,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重要举措。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郭翔认为,商事纠纷案情相对复杂、涉及一定标的额,专业性较强。商会调解组织吸纳企业家、行业专家、法律专家成为调解员,在法律框架内,遵循商事规则、商事惯例,能够在法治框架内最大程度解决涉企纠纷。

近年来,全国工商联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人社部建立联系沟通机制,协同推进商会调解工作。这些务实合作,见证了民营经济领域多元共治的治理效能的提升。

例如,全国工商联积极参与最高人民法院定期召开的“总对总”多元调解机制建设,强化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与工商联商会调解平台的功能升级、技术联通、数据共享。全国工商联与司法部共同开展商会人民调解调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商会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共同举办示范培训,在商会人民调解组织设立、业务培训、规范发展、表扬激励、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

全国工商联还与人社部定期举办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培训,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行动的通知》等,开展劳动争议调解示范,不断提升工商联、商会和民营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能力。

民营企业纠纷有效化解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不断推进商会调解工作,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1.84亿户,同比增长8.9%。其中,企业5826.8万户,民营企业超过530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以上。

这些民营企业在解决涉企生产经营、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知识产权等纠纷时,调解无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省钱、省时、省力、省心。

在实践中,商会调解组织不仅可以在纠纷解决中发挥作用,在纠纷预防等方面,他们延伸服务触角,扮演的角色同样不可小觑。在法治宣讲和法治体检等活动中,就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例如,因酒而兴的贵州省习水县,小微企业数量多且发展迅速,企业在生产经营、劳资管理、民间借贷、经济合作、产品交易等方面矛盾纠纷逐渐增多。商调委先后组织为企业、个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600余人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00余场次,组织“百名律师”团队挂帮商(协)会、企业,拟定较为完善的宣讲计划,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有效防止纠纷的发生或激化。

福建省漳州市家居商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常态化开展会员企业走访活动,有针对性地为会员强化普法宣传,提供政策咨询,研究分析劳动争议处理形势,推动会员自觉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企业内部。

作为商会调解基层落实年,2024年,商会调解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全国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将加快培育一批商会调解组织或调解工作室(站),主动组织一次“商会调解进企业、解纠纷、促和谐”活动,切实调处一批涉企民商事纠纷案件,宣传推广一批商会调解先进模范典型和典型案事例,集中组织一次商会调解实战培训交流,适时开展一次商会调解摸底调研,专题研究一次商会调解经费保障,集中开展一次商会调解信息化攻坚行动。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