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2023年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新受理案件5237件,同比增长28.17%,争议金额人民币1510.23亿元,同比增长19.01%,连续六年破千亿元大关,个案平均争议金额2883.77万元,案件数量和标的额均创历史新高。
□ 本报记者 张维
2024年伊始,就传来一个振奋仲裁业内的消息。1月22日,沙特阿拉伯王国吉达执行法院/法庭承认并执行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金额高达2.4亿元人民币的仲裁裁决。
此举意义非同寻常。“这不仅创下沙特法院承认和执行的中国仲裁裁决的最高金额纪录,也标志着中国仲裁裁决成功经受住了伊斯兰教法的考验,也为中国仲裁裁决今后在沙特及其他实行伊斯兰教法国家的顺利执行奠定重要基础。”作为该案代理人之一的德恒律师事务所迪拜分所主任贾怀远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这也意味着,近年来,我国培育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打造国际争端解决和法律服务新高地的努力,再创佳绩。
在过去的一年里,以贸仲为代表的中国仲裁机构继续在国际舞台绽放光芒,树立了中国仲裁的良好形象。贸仲仲裁裁决在境内外得到高度认可,获得美国、阿根廷、俄罗斯、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法院的普遍承认、认可和执行。且2023年贸仲裁决无一被法院撤销。
“2023年,贸仲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踔厉奋发、创新实干,坚持仲裁独立公正高效,全面推进仲裁高质量发展,努力提升仲裁公信力,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现代化、国际化仲裁机构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受案量标的额均创新高
仲裁机构年度业绩如何,少不了对主要业务指标统计数据的观察。
贸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贸仲新受理案件5237件,同比增长28.17%,争议金额人民币1510.23亿元,同比增长19.01%,连续六年破千亿元大关,个案平均争议金额2883.77万元,案件数量和标的额均创历史新高。显然,贸仲的仲裁案件实现了量质齐升。
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宋连斌看来,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贸仲的公正、独立,由此被越来越多的当事人信任和选择。“当事人选择仲裁是对自身权利的处分,所以必须是出自真实意愿,当事人的真实意愿,才是仲裁权力的来源,并应得到充分尊重。仲裁员作为当事人信赖的裁判者,唯有保持独立性及公正性,才能真正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仲裁欲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用,必使这两大基柱牢固。唯其如此,才能吸引社会大众相信仲裁、选择仲裁。”
这种被信任和被选择,不仅仅来自中国当事人,还来自外国当事人。据统计,贸仲2023年所受理案件涉及88个国家和地区,当事人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双方均为境外当事人的国际案件62件。涉外案件来源地前十位分别是:中国香港、美国、英属维尔京、德国、新加坡、韩国、开曼群岛、中国台湾、英国、加拿大。
2023年,贸仲还实现了“一带一路”案件国别基本全覆盖。据王承杰介绍,“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贸仲累计受理涉及“一带一路”案件2944宗,总争议金额1600.17亿元,争议金额上亿元案件256件,积累了处理“一带一路”经贸投资争议丰富经验。近五年来贸仲受理案件新增国别近30个。
这也是贸仲一以贯之的“国际化”精神体现——成立至今,贸仲受理案件累计已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商事主体范围不断在扩大。
适用法律审理方式多元
国际化,也意味着语言和适用法律的多样化。
贸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适用英文或中英双语作为仲裁语言的案件93件;当事人约定适用的法律包括《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国香港法、英国法、巴基斯坦法、蒙古法、俄罗斯法、文莱法、伊拉克法等,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等国际贸易通行规则也为当事人所约定适用。
面对不同的案件,不同的当事人,不同的约定与要求,仲裁庭的审理方式也是多元的:采用大陆法系或英美法系方式审理案件;组织来自德国、以色列、泰国、荷兰、香港等境外证人或法律专家出庭接受质询或交叉盘问;通过发布程序令和问题清单、召开庭前会议、确定审理范围书等方式推进仲裁程序;灵活采用抽样公估等方式解决海量电子证据核对困难,针对查明的事实先行作出部分裁决;根据当事人请求作出紧急仲裁员临时措施,依据香港《仲裁条例》向当事人发布“unless order”(限时履行命令)……所有这些,只为依法保证程序公平性、正当性,及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显然,这背后需要能够接轨国际的仲裁规则及足够专业的仲裁员队伍作为支撑。
适应变革时代需要,贸仲在2023年完成修订第十版仲裁规则。这一新规则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吸收国际仲裁最新成果,创新仲裁制度,不断增强仲裁的自治性、灵活性、公平性、高效性、便利性和透明度,切实满足当事人需要。新规则修订涉及30多项内容,主要包括:规定网上立案、优先电子送达、视频庭审,完善仲裁庭自裁管辖制度,完善保全措施,规制滥用程序权利,规定第三方资助,引入早期驳回程序,实行仲裁收费封顶等。
新规则已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被业内誉为“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和先进性的一部仲裁规则”。如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董箫所说:“新规则吸收了国际仲裁近年来的一些最新发展经验,倡导与国际实践接轨,同时也新增若干本土化的创新,将国内领先仲裁机构管理案件的丰富经验实现规则化。借着新仲裁规则施行的东风,贸仲在推动国际仲裁中心建设的征途上必将续写新的华彩篇章。”
强化队伍建设和监督管理,也一直是贸仲的工作重点。据王承杰介绍,2023年贸仲进一步扩大多元化纠纷领域专家队伍,聘任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调解员300名,更好满足中外当事人调解化解纠纷的需要。聘任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建设工程争议评审中外专家191名,不断提升评审专家队伍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督管理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完善仲裁员、秘书评价机制,对存在严重违规的仲裁员予以解聘。
深度参与全球仲裁治理
除了在规则完善与队伍建设方面发力,2023年贸仲还大力推进数字机构建设,以数字技术推动仲裁服务升级。
贸仲改进网上立案系统,优化智慧争议解决平台,全年网上立案1804件,同比增长34.63%,占总立案量超三分之一,网上开庭1631次,占总量近三分之一,为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当事人提供视频庭审便利,不断满足当事人对仲裁服务高效率、便利化和低成本的迫切需要。
对于宋连斌来说,在过去的一年,贸仲给他印象最深刻的除受理的涉外案件和国际性外,就是“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上,贸仲也走在了国内外前列,网上立案、优先电子送达、视频开庭实践,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为当事人带来更多益处”。
据了解,2023年贸仲完善了信息化办案系统,新增全线上审批、全线上程序流转、总分会一体化管理等100多项功能,整合线上线下各环节有效对接、高效运转,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
在全面推进仲裁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贸仲还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董箫观察到,贸仲深度参与全球仲裁治理,多项倡议获得了国际仲裁界广泛响应和支持。
贸仲作为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观察员,2023年派员参加仲裁与调解、投资争端解决、电子商务3个工作组规则制定会议7次,围绕国际仲裁预先驳回、初步裁定、审裁、国际投资争端调解、仲裁员行为守则等议题,向联合国贸法会书面反馈意见并得到考虑和采纳,形成关于投资者与国家间争议解决制度改革、关于预先驳回和初步裁定以及技术相关的争议解决与审裁等3期观察报告供业内参考,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
2023年,贸仲首次提出构建国际仲裁生态圈倡议,获国际仲裁界广泛响应和支持,国际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在新的一年,“贸仲将以打造国际一流仲裁机构为目标,深化仲裁制度改革,推动仲裁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提供高标准、高水平、国际化的仲裁服务,保证仲裁独立公正高效,不断提高仲裁公信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王承杰表示。
上一篇:国务院安委会出台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