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是调解工作的具体承担者,肩负着化解矛盾、宣传法治、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职责使命。近年来,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消除在萌芽,有力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夯实了党的执政根基,充分发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
为表彰先进,激励士气,不断开创人民调解工作新局面,司法部近日授予299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授予999名人民调解员“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本报今起开设“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专栏,对部分“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的先进模范事迹进行报道。敬请关注。
□ 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
□ 本报记者 赵婕
河南省温县司法局祥云镇司法所所长、祥云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吴静静,从事调解工作11年。她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她运用的“太极调解法”让她在调解工作中应对各类矛盾纠纷游刃有余。近日,吴静静被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
“温县是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太极’强调阴阳平衡、刚柔并济,与调解追求的‘和合’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吴静静告诉《法治日报》记者,她所在辖区有28个村,与群众有关的矛盾纠纷大概分为两种,一种和钱有关,一种和情感有关。
一起5名子女赡养老人的纠纷中,因为老人的一点存款,兄弟姐妹之间相互不信任。吴静静运用“太极调解法”分别给兄弟姐妹们做工作,最终化解了这起纠纷,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群众利益无小事,找到我就是对我最大的信任,让群众的烦心事得到妥善解决是我始终坚持的目标。”吴静静说。刚柔并济,讲法也讲情;以柔克刚,以柔和的姿态平息纠纷双方心中的怒火。正是一次次的笑脸相迎和耐心倾听,让她收获了群众的信任,成为群众的知心人、暖心人、贴心人。
2021年,吴静静考取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专业能力的提升,使她调解的合同、借贷、劳务、继承析产等纠纷越来越多,也成了辖区的“红人”。她建立了祥云镇人民调解普法群,利用专业所长宣传法律知识、解答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累计接待法律咨询2800余次。
从群众眼里“调个地边纠纷、评个家长里短”的“吴调解”,到群众身边的“吴律师”,吴静静不仅对镇党委、政府决策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还参与“三资”监管、合法性审查等工作,从源头上防止纠纷的产生。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组织镇村法律顾问为全镇人民调解员进行法律知识等培训,被其他乡镇借鉴。
众人拾柴火焰高。吴静静往返辖区28个村发动村民选出自己身边的调解员,每名村调解员都成为纠纷排查的“瞭望哨”和化解矛盾的“尖兵”,逐渐形成了村镇联动的调解团队,每年化解纠纷近500件。调委会还与当地法庭、派出所建立了工作对接机制,每年调解转交的纠纷近200件。
吴静静说,作为人民调解员队伍中的一分子,她会继续用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司法为民的初心和使命,为社会和谐稳定和基层法治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