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 法治热点

以“国家队”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本报记者 余东明□ 本报实习生 张若琂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从古代的“车同轨、书同文”,到现代工业规模化生产,都是标准化的...

□ 本报记者 余东明

□ 本报实习生 张若琂

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从古代的“车同轨、书同文”,到现代工业规模化生产,都是标准化的生动实践。在司法鉴定行业亦是如此,标准化建设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司鉴院”)主动发挥“国家队”作用,在行业标准化建设方面走出了一条不凡之路。2020年,司鉴院因此获得国家标准化领域的最高荣誉“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组织奖”。

在第54个世界标准日来临之际,司鉴院院长舒国华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年来,司鉴院始终坚持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持续厚植行业标准化理念,弘扬标准化精神,提升标准化对司法鉴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和引领作用。

推动形成国家标准

作为全国首家通过实验室认可、检查机构认可、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以及国家级实验室、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的国家“五合一”评审司法鉴定机构,司鉴院早在2004年就启动了标准化建设工作。

何谓标准化建设?司鉴院标准化处副处长何晓丹说:“就是把司法鉴定的一些通用要求和各专业领域鉴定过程所涉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基础标准等构建成系统、完整的司法鉴定标准体系,然后推广使用。标准化建设不仅是为了方便自己的工作,更是为了推动行业的发展,目前我们建立的标准体系在行业内通行,认可度很高。”

据了解,司法鉴定标准体系是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对于加强标准与科技创新、鉴定实践、教育培训以及能力验证等工作的协同发展、发挥标准的规范和引领作用,统筹推进司法鉴定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体系建设也为行业后续标准的制定规划了方向。

2010年至2018年期间,司鉴院先后完成了上海市标准化试点、上海市标准化示范、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和国家级标准化示范的全过程建设,其示范点建设为司法鉴定行业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路径。

提供行业技术指引

司鉴院为司法鉴定行业提供的“标准”不胜枚举。记者了解到,司鉴院的司法鉴定标准制定、修改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司鉴院牵头制定《人体重伤鉴定标准(试行)》,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并于1990年正式施行。

之后,司鉴院作为主要参与单位参与制定了《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两项标准先后于2013年、2016年由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2018年,司鉴院牵头制定的《亲权鉴定技术规范》等11项国家标准获国家标准委批准颁布;2021年,牵头申报的《生物学全同胞关系鉴定技术规范》等5项国家标准获国家标准委批准立项;2022年,牵头申报的《法医学个体识别技术规范》获国家标准委批准立项……

38年来,由司鉴院牵头完成的各级各类司法鉴定标准和技术规范达200余项。“各个研究室的业务工作原本就非常繁重,有时甚至‘超负荷’,但他们还是将标准化建设作为自己分内任务全力推进。作为司法部直属单位,司鉴院有义务为提高行业的能力水平、规范鉴定行为、促进行业发展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指引。”何晓丹说。

在司鉴院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研究室,该室副主任马栋向记者讲述了一起“水中大熊猫”鉴定案。

当时,上海市崇明区渔民偷捕了一条怪鱼,办案机关怀疑是中华鲟,遂送至司鉴院鉴定。如鉴定属实,犯罪嫌疑人最高可被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马栋说:“当时动植物种属鉴定刚被正式列入司法鉴定领域,我们也第一次经办,通过与中华鲟国家标准比对后,我们又首次运用DNA技术对中华鲟进行种类确认。尽管中华鲟的DNA序列已有数据库共享,但其‘近亲’鲟鱼就有20多种,选择哪些基因序列作为目标参照是一个全新领域。好在我们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后最终获得成功,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年来的标准化建设。”

司鉴院多年前已经布局非人源DNA鉴定,先后完成了相关项目的科学研究、技术攻关、设备配置,还建立了非人源DNA鉴定实验室。从2020年开始,司鉴院首次把“非人源DNA鉴定”列入法医物证鉴定的常规业务范围。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以科学捍卫公正”,是司鉴院的院训,也是他们坚守的初心。近年来,司鉴院经手了不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杀妻冰柜藏尸”案、“水中大熊猫”案、“山东刺杀辱母者”案中案等。每一起案件的鉴定都有各自的技术要求,标准化建设为他们锚定了维护公平正义的初心使命。

近年来,司鉴院获得国家级项目30余项,作为牵头单位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11项次,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其中“毛发中痕量精神活性物质的鉴定及评价技术”和“复杂亲缘关系鉴定关键技术研发及其应用”分别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文件鉴定标准的研制”等5项科技成果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交通伤致伤行为方式鉴定及损伤数字化构模研究”等4项成果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人体生物样本尿液中毒品检测标准方法”等2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听力障碍的法医学评定”,“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等项目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标准化优秀技术成果奖……

2022年,司鉴院获批建设上海市标准化创新中心;同年,该院获得首届上海市标准化创新贡献奖、上海市普陀区政府质量奖等荣誉。

司鉴院还将技术进行行业共享,为行业内近千家鉴定机构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该院开展的普及标准化专业知识等工作,培训范围涵盖全国20多个省份,每年培训超过2000人。还依托全国司法鉴定能力验证提供者平台,对全国鉴定机构实施集中测评,每年参加的机构超过2700家,项目超过15000次……

舒国华说,标准化建设要树立大历史观,要善于从变化和发展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内在规律、提出战略部署,增强标准建设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接下来,他们将继续秉持“需求导向、科技引领、实践验证、行业共享”理念,矢志不渝地走好标准化之路,用标准引领科技创新,以科学捍卫公正。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