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9月8日讯 记者张晨 范瑞恒 9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来到国家法官学院,以“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奋力推进审判管理现代化”为题,在国家法官学院秋季开学典礼暨“人民法院大讲堂”授课。在全国大法官研讨班工作部署的基础上,本次授课突出强调推进审判管理现代化。
什么是审判管理?审判管理的目标、对象、主体是什么?授课一开始,张军以基本概念为引,指出审判管理不仅包括对与审判相关的事务的管理,还包括政治建设、人员考核、案件管理、审判监督与指导等确保公正与效率的一系列人民法院职责权能的总和。要通过体现中国特色、符合司法规律、适应时代发展的审判管理,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到实处。以问题为导向,张军重点分析了审判管理中存在的堵点痛点难点,与大家一起研究应对破解之法——
审判管理理念方面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院庭长不敢管、不会管、不想管以及法官的主体和责任意识不强。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的要求,认真总结司法责任制在实施中出现的片面化、极端化倾向以及由此导致的裁判不统一、案件质效不高等问题,细化完善院庭长“阅核”制度,把院庭长依法应尽的审判监督管理职责承担起来。同时,通过科学的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和自上而下的提醒、督促,提升院庭长审判管理效果。法官自己也要增强主体和责任意识。
审判管理体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横向管理不够导致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纵向管理不够导致审判监督职能落实不力、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跟不上导致审判服务保障和质效监管疲弱滞后。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做实能动司法。通过履行好对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开展业务指导的法定职责,促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形成诉讼之前。通过“案—件比”考核指标,促进减少因程序空转等造成的内部衍生案件。通过发布案例、通报突出问题、强化条线指导等,促进提升一、二审案件质量。通过贯通法院系统各业务平台,促进信息化手段在审判工作中的深度应用。
审判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数据会商、绩效考核、案例指导、法律适用问题解答机制等作用发挥不充分。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把务实管用的管理工具用足用好。通过数据会商研判,准确找到症结、明确改进措施。通过全员绩效考核,让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差区分开来,调动法官积极性。通过建设人民法院案例库,发挥典型案例指导案件审判、明晰行为规则、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通过建好用好“法答网”,培养起全国法院法官业务交流和学习的自觉性。
推进审判管理现代化,关键在队伍。张军强调,要压实队伍建设管理政治责任。主责在党组,在党组书记,在每一位分管院领导,在各内设机构负责同志,必须把建强管好队伍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担起来。围绕司法审判事业发展需要,把愿干事、真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加强干部监督管理。通过抓严抓实“三个规定”登记填报,逐步在法院内部形成自觉,在社会上形成共识。要完善员额制管理。员额制不是铁帽子,必须通过绩效考核、审判质量管理、干部队伍管理对员额法官压担子、强责任,督促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