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求美之路却不平坦。近日,重庆一女子认为其进行隆胸手术后,乳房形状未达到“完美水滴状”,怒而将某医疗美容机构诉至法院,要求该机构退还相关手术费用30余万元。那么——
医美是否成功,谁说了算?
整形:一个关于美的梦想
全职主妇王薇今年40岁,自认为“乳房形态欠佳”,特别是在哺乳期之后,“胸部下垂愈发明显了”。
“要是胸部能够丰满一些,穿衣服一定好看,气质也会不一样。”每每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王薇总觉得美中不足。
“要不我介绍你去做个隆胸手术,好好塑造一下胸型。”2021年,王薇在一个美容院做美容时认识了美容院的老板何某,在某次闲聊中提起自己的困扰后,何某为她出了主意。
当年6月,带着变美的渴望,王薇在何某的介绍下,来到了位于重庆市南岸区的某医疗美容机构。
“你这是哺乳后乳腺萎缩,我们可以请北京的专家为你做一个自体脂肪丰乳手术,无痛无风险,可以帮你丰胸。”某医疗美容机构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王薇,并在诊断后为她制定了诊疗方案。
“这个手术真的值得做,北京的专家说了,要拿你的胸打个版,做成‘完美水滴状’,作为他的经典案例。”据王薇陈述,咨询后,自己本还有点犹豫,但何某的这番话让她下定了决心,“如果真能做一次手术就让胸部变成‘完美水滴状’,还是值得一试的。”
术前,某医疗美容机构向王薇出具了《吸脂术前告知暨知情同意书》《胸部美容手术术前告知暨知情同意书》,主要载明:整形美容手术因个人审美的不同,通过一次手术不一定能完全满足患者要求,手术后的效果也可能出现与患者理解的审美或亲友审美的认同差异,出现上述情况,均属正常情况。同意书还对禁忌症、医疗风险、注意事项进行了告知。
王薇签字确认后,来自北京的专家冯某为她进行了手术。
起诉:未达预期要求退款
然而,王薇认为,手术后的效果并没有达到她的预期。
“‘完美水滴状’的水滴上部好像不够饱满?”“我怎么越看越觉得我的胸部和术前没有什么差别?”于是,王薇找到某医疗美容机构,以胸部状态与术前状态基本一致,未达到承诺的服务效果为由,要求退还手术费用30余万元。
同年12月,王薇将该医疗美容机构诉至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
庭审中,双方就医疗美容机构术前是否向王薇承诺胸部达到“完美水滴状”、脂肪存活率在90%以上的手术效果,以及整形机构是否应当承担退还全部手术费的责任等展开辩论。
王薇认为,何某是介绍其手术的中间人,何某在手术前曾向其承诺手术可以将胸部做到“完美的水滴状”,脂肪存活率可达到90%,何某的承诺可视为某整形机构的承诺,现其手术后未达到相应效果,整形机构应当退还相应手术费用。
被告机构则辩称,何某并非该机构工作人员,机构并不知晓其向王薇的承诺及承诺内容。王薇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手术在其自愿基础上完成。术前,机构工作人员已告知其费用以及手术风险等事项,并未使其陷入错误认识,故在手术已完成且机构未有过错的情况下,不应退还相关费用。
判决:举证不能驳回诉请
针对双方争议焦点,庭审中,王薇均未能举示有效证据证明其事实主张,也无其他证据证明整形机构在案涉手术中存在过错。法院经审理查明,某整形机构、手术医生冯某均具有相应手术资质。
法院认为,根据民法典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义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中,被告机构为王薇提供“自体脂肪移植丰乳术”,而王薇既未举示证据证明该诊疗活动给其造成了损害,也未举示证据证明被告存在诊疗过错,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
其次,王薇主张手术效果未达到“完美水滴状”、脂肪存活率未达到90%的标准,但未举示证据证明原、被告双方就该两项标准进行了明确约定,且“完美水滴状”等标准并非医学可量化的标准,王薇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
综上,法院认为,王薇要求退还手术费用的诉讼请求,既无事实依据也无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法院遂判决驳回王薇的诉讼请求。王薇不服,提起上诉,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维持原判。
(文中当事人为化名)
观察思考
医美有风险 选择需谨慎
法官提示,近年来,大众对美的追求与日俱增,医疗美容成为消费热点,随之而来的医美纠纷也日益增长。在此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择相关医疗整形服务时,要树立风险意识,理性看待、谨慎选择,避免因医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首先,消费者在选择医疗美容时应当擦亮眼睛,通过医疗卫生部门的官方网站查询、选择有资质的机构、医生进行医美手术。其次,需要进一步提升风险意识,在接受诊疗时,应当仔细阅读相关告知文件,充分了解诊疗项目,对诊疗过程中可能受到的伤害有清醒认识,不要忽视术前风险告知,切忌在广告宣传语和他人引导下,冲动接受诊疗。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医疗美容与传统医疗服务不同,其以美化外貌、形态等为主要目的,诊疗效果多是主观评价,易受到不同审美喜好影响,如果进行医疗美容手术后未在机体完整性或功能性上受到损害,仅从美学角度主张未达到约定或预期效果,就难以从医疗损害责任角度进行评判,不属于人民法院认定的损害范畴。此外,医疗美容项目通常存在复合性的特点,在审判实践中容易遇到证据搜集难度大、事实认定困难、鉴定周期过长等问题,成为当事人维权的一大阻碍。因此,消费者在进行医疗美容手术时,要仔细了解相关情况,签订书面医疗服务合同,对相关手术效果进行具体、可量化的约定,并注意收集、保留相关证据,避免维权时陷入困境。(记者刘 洋 通讯员 陈丽英 彭 璟)
[ 责编:陈畅 ]上一篇:北京全面推行养老服务合同网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