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 法治热点

以“小”见“大”服务与治理融合发力

□ 向改革创新要动力□ 本报记者 董凡超街镇是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单元,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中央政法工...

□ 向改革创新要动力

□ 本报记者 董凡超

街镇是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单元,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

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指出,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制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促进法,完善调解、信访、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多种方式有机衔接的工作体系,滚动排查涉疫就医、上学就业、劳资债务、家庭邻里等矛盾隐患,及时把小矛盾小问题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采访多地街镇,深入了解各地全面推进街道(乡镇)和城乡社区治理扁平化改革,推动党建引领、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让社区治理从“独角戏”变成“大合唱”,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创新经验。

“小平台”凝聚“大合力”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邻里之间却变得越来越疏远,一扇门、一堵墙就隔断了邻里关系。

如何拉近邻里距离?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西桥街道给出了“温暖答案”。该街道建设了近邻党建花园、古城邻里共享空间等“共享”空间,通过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社区活动、协商议事等方式,让邻里隔阂在家长里短、油盐酱醋中逐渐被打破,使“门对门”的“陌生人”逐渐变为“老熟人”。

拉近“邻”距离,服务也要“零”距离。漳州市为了将服务做到百姓心坎上,打造市级近邻党建示范点20个,建设“邻里中心”“邻里驿站”等小区党群服务中心347个,创新建立“社区110”,推行以网格员、警员为主干,治安巡防队、法律援助队、志愿服务队等若干支专门队伍为支撑的城乡社区网格治理“2+N”模式,推动构建“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10分钟服务圈”。

记者发现,无论是纵向分级治理,还是横向多元治理,汇聚多元社会治理力量到基层,实现多元社会力量在基层“握指成拳”,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小平台”凝聚“大合力”是关键一环。

如今的城市里,外卖快递员、网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已经成为一道风景,他们每天不停穿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去年以来,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南院门街道围绕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格局积极创新实践,让外卖快递员们有了新的身份——“碑小骑”志愿网格员。

南院门街道还依托“党建联建”,在外卖快递员比较集中的临街机关单位、社区服务站、工会爱心驿站、餐饮企业等,陆续打造了6家“碑邻驿”红色驿站,配备沙发、桌椅、饮水机等设施,为“碑小骑”志愿网格员提供临时休息、手机充电、无线上网等多项免费服务。

“小切口”推动“大发展”

近年来,浙江省通过协商在基层、政协委员下一线,聚焦群众关键小事、基层民生实事、社会治理难事,推动民生议事堂平台建设,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以前办不成的事情,现在聚到民生议事堂一起讨论,问题解决了,街坊邻居的关系也更融洽了。”家住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后周社区的程师傅最近用上了小区新加装的电梯,说起民生议事堂时赞不绝口。

街角处一栋不起眼的两层小楼,是富阳区政协委员、后周社区党总支书记俞幼平和14名社工日常工作的地方。短短3年多,随着民生议事堂平台不断完善发展,俞幼平烦心事少了,街坊邻居的幸福感增加了。

近年来,浙江省大力推进基层协商,推动民生议事堂平台建设,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治理相融合,聚焦群众关切、听取群众建议、破解治理难题。目前,浙江已建立民生议事堂1389个,实现全省乡镇(街道)全覆盖,在重点村(社区)建设协商驿站11129个。

实践中,各地街镇以“小切口”推动“大发展”,激活了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为深入了解群众司法需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人民法院去年创新设立街镇法官工作站,法官深入镇村、学校、企业等地调研座谈的脚步从此一刻未停。

“随着‘安征迁’项目的推进,近年来涉及老年人分家析产的矛盾纠纷有所增加,要加大对老年人权益的保护力度。”座谈会上,南埔镇社会治理办负责人连仁虹提出了这个建议。

对此,泉港法院南埔法庭精选5名懂方言、善沟通的资深法官,组建成立全市首个“保护老年人权益合议庭”,下沉各街镇法官工作站,主动对接镇村、民政、老年协会等部门和组织,指导调处涉老纠纷8起,为老年人提供上门立案、慰问帮扶、普法宣传等服务23人次,形成了多元主体责任共担、老龄化风险梯次应对、老龄事业人人参与新格局。

时至今日,泉港法院已成立7个街镇法官工作站,前移解纷关口,搭建多元平台,延伸服务触角,形成网格覆盖无死角、纠纷调处不延迟、服务下沉零距离的诉源治理新机制,推动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发力。

“在矛盾纠纷发生的一线化解矛盾,本身就是一场生动的普法宣传,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郁建兴评价说,法官主动走出法院大门,将法治资源下沉到基层、到群众身边,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是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效能的有益探索,应加大对此类机制创新的经验集成,让基层治理唯实唯效之风日浓。

“小举措”惠及“大民生”

走进被沙基涌和珠江水环绕的广东省广州市沙面岛,总会被这座城中小岛独特的气质吸引——崭新的巡逻车辆穿梭经过,环卫工人操控着自动化的环卫工具清扫街道,身着整齐制服的工作人员为游客指路,这些专业化的服务不但给岛上居民增添了不少安全感,也进一步擦亮了沙面这张现代化街道名片。

近年来,沙面街道探索开展全域化服务治理试点工作,将部分政府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以外的服务性、事务性工作委托给高水平专业化的第三方社会服务企业,让企业承担城市管理“大管家”的角色。针对沙面岛的特点,全域服务企业与街道一起,为沙面定制了不少特色服务,给城市服务安上“智慧大脑”,让城市服务更加精细化。目前,广州市已经选取了全市18个镇街(片区)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开展全域服务治理。

放眼全国,类似这种“小举措”惠及“大民生”的事例不胜枚举,各地纷纷因地制宜,提升服务标准和质量,构建美丽、绿色、智慧、活力、幸福社区,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郁建兴认为,近年来,全国各地普遍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基层治理信息系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手段,集成群众诉求信息,优化内部流程,为百姓呼声精确匹配不同层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以数字化逻辑实现精准分析、精准服务、精准反馈,提高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精细度、可及性、整体性。

“各地着眼服务寓于治理、治理寓于服务,推动资源在网格叠加、诉求在网格解决、任务在网格落实,‘基层一张网’正在成为末梢治理的新可能。”郁建兴说。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