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记者 陈畅 孙满桃
在距离北京通州法院22公里的于家务乡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回民法官马巨在就一继承纠纷做调解工作。
该起案件的当事人均为回民,双方争议不大,马巨在了解到这起案件后,及时约各方到他们家附近的于家务乡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做调解工作,并在审查后为各方出具调解书。至此一场纠纷算上当事人的往返时间,不到两个小时就得以完全解决。
近年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改革创新、多措并举,与基层党组织、乡镇街道、社会力量协同发力,深度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积极打造解纷新模式。据统计,2022年,院收案同比下降23.89%,民商事收案量同比下降22.81%,降幅全市一类法院第一。
一竿到底的理念,推动纠纷“源”化解
“法官,种子已经种下去了,如果合同解除或者大棚被停水停电,可怎么办啊?”
“法官,他们拖欠了我们几年的土地租金,要了好多次都没给,我们也困难”。
2月21日,在漷县北堤寺村田间地头,漷县法庭邢怀龙法官团队现场为该村31户村民和土地实际使用人做调解工作,村民们和土地实际使用人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困难。
邢怀龙法官团队经多方努力促成各方达成调解协议,在漷县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及村委会工作人员等共同见证下,31户村民一一与土地实际使用人签署调解协议。
为给协议“上保险”,让村民安心。调解工作完成后,为群众现场出具调解书、现场立案、当天进行司法确认,一站式解决拖欠农民土地租金问题,并确保大棚的用水用电,有效保障春耕。
同时,为缓解31户村民的经济困难,土地实际使用人将协议中的第一笔租金共计21.07万元,现场支付给村民。
“考虑到当事人人数较多,为维护农民切实利益,确保土地使用人春耕播种,本着为群众办实事的原则,我们现场一揽子解决了双方因土地租赁产生的纠纷涉案155亩土地春耕也有了保障”。漷县法庭庭长于俊平介绍。
本案的成功化解是通州法院“一竿到底”诉源治理工作理念的生动体现。
通州张家湾法庭构建员额法官包片、调解员包村,解纷联络员、基层网格员包户参与治理的模式。同时通过数字赋能,建设“E解纷平台”,群众扫码即可获得普法宣传、纠纷调解、司法确认等一站式服务。2022年5月,张家湾法庭被最高法院确定为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法庭,入选最高法“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典型案例。
为更精准对接城区群众的解纷需求,通州法院主动“走出去”,在城区设立诉前调解委员会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15日,该解纷中心共收案8022件,调解成功2106件,调解成功率30.12%。在化解纠纷的同时,该解纷中心定期分析案件类型,与重点单位进行定点座谈,研判法律风险,以源头化解纠纷。
“我们诉前调解常见的有社区物业费纠纷、供暖费纠纷、遗产继承纠纷、民间借贷纠纷、赡养老人纠纷、领里纠纷等等。”通州法院诉前调解委员会主任曹正中告诉记者。
据了解,近年来,通州法院在全区22个乡镇街道布设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构建“法院-法庭-乡镇-村居”四级解纷网络,解纷触角全面下沉至村庄、社区。各村居社区设立解纷联络站汇集特邀调解员76人,解纷联络员405人,有效整合基层解纷力量,保证群众纠纷“只跑一次”,群众有难题“一站通办”。
科技智慧赋能 为一站式建设提供“源”动力
“您好,法官,我现在进行的诉讼需要用我之前那个案子其中一个证据材料。我想申请阅卷。”
“请您不要着急。您可通过北京法院电子诉讼平台网上阅卷功能或通过人民法院在线诉讼服务平台点击手机阅卷功能,线上申请阅卷,请您放心使用”。
2022年,通州法院在确保卷宗安全的基础上,大力推动电子卷宗随卷生成工作,实现诉讼档案资源数字化、管理规范化、利用便捷化,让当事人“一次也不用跑”就能借阅卷宗材料。2022年,该院共审核通过了线上卷宗借阅申请近1300件,为诉讼群众提供了更多“指尖上”的便利。
科技赋能,让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惠及百姓。为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智慧便捷的诉讼服务,2022年6月,该院正式上线涵盖八大功能板块近二十项功能的网上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VR版),给群众带来实景沉浸式诉讼服务体验。据统计,累计让5000余群众受益。
着力打造“双线互动”的一站式诉讼服务模式,从立案到送达排庭、开庭审判,再到卷宗借阅的全流程“云诉讼”机制打通时空限制,审判辅助事务流程再造,智能办案手段提速增效,实现线上服务“不打烊”,矛盾纠纷“线上办”,诉讼档案“云借阅”,开启“线上熙熙攘攘、线下秩序井然”的智慧办案新常态,初步形成了以立体化、集约化、智能化和便民化为标志的“智慧法院”,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司法获得感。
[ 责编:董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