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 法治热点

·云南玉溪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推动警务效能大幅提升

□ 本报记者 石飞□ 本报通讯员 黄华融合后,打击犯罪效能凸显,集中力量攻坚大要案件的能力更加突出,情指“大脑”运转更高效,指挥更...

□ 本报记者 石飞

□ 本报通讯员 黄华

融合后,打击犯罪效能凸显,集中力量攻坚大要案件的能力更加突出,情指“大脑”运转更高效,指挥更顺畅,对各警种的业务支撑能力大幅增强,出警更快、效率更高,街面违法犯罪大幅下降,服务群众更便捷……谈到这两年的工作变化,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公安局副局长兼侦查打击部主任黄家宏一脸喜悦。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华宁县大力推进“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息息相关。

去年以来,玉溪市公安局针对部门职能交叉、中层臃肿等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实践,以华宁县、易门县为试点,实施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推动两地公安整体警务效能大幅提升,社会治安持续向好。

整合业务精简部门

提高警务实战效能

机构设置过多、分工过细、警力资源分散……华宁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方利云告诉《法治日报》记者,面对原有工作体制机制存在的各种问题,华宁县公安局以改革为契机,让新型警务运行机制“瘦身”促“健身”,采用“1+3+N”大部门机构改革模式,即在保留机构、职数不减、职级不降的基础上,将全局科所队室中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具有内在关联性的部门进行整合,内设部门由原来的25个融合精简到16个,数量压缩了36%,有效解决以往部门之间分工过细、职能交叉、警力分散等问题。

“改革后,各大部实行统筹管理、资源共享、合署办公。在局党委统一领导下,班子成员担任大警种部门主任,与部门民警同址办公,变分管为直管,直接参与业务工作,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同步建立横向动态布警、合成作战的指挥调度机制和协调配合的联动机制,有效减少了请示和协调沟通环节,警务实战效能明显提高。”方利云说。

记者了解到,改革以来,玉溪市公安局立足“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职能和“去机关化、强实战化”策略,根据工作性质和任务,倾斜重点部门、重点业务,重置大部门大警种警力部署;以工作职责为依据,配套装备、手段、信息等警务资源,最大限度盘活现有警务资源。通过改革,华宁县公安局40名民警调整至警力需求更多的岗位,优化出15名内勤岗民警加强至执法一线,战斗力进一步提升。

警务融合统筹管理

打击犯罪效能凸显

“融合后,打击犯罪效能凸显,集中力量攻坚大要案件的能力更加突出”“指挥更顺畅,对各警种的业务支撑能力大幅增强,派出所警力得到保障,社区民警专心下沉社区,基础工作更加夯实……”在华宁县公安局,全局民警说的最多的就是“融合”二字,以及“融合”后给全局上下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玉溪市公安局将县级公安机关建设重点调整到情报预警、重点管控、侦查打击主业上,带动全警战斗力实现质变。

通过紧盯情报引领,构建“大指挥”体系。建立建强情报指挥中心,明确“最强大脑”“最强中枢”“最强后盾”定位,在县公安局党委领导下,行使指令下达、事件处置、资源调用最高权限,充分发挥灵敏广泛的信息触角和数据资源,全面收集研判各类不稳定要素和事件动态,推行“研、交、办、督、结、评”闭环管理机制,及时下派指令,精准调警处置,牵带警务工作由“被动型”向“主动型”升级。改革以来,华宁县纠纷求助类警情现场办结率达90%以上,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类案件较改革前下降11.4%,刑事发案较改革前下降10.9%,未发生街面“两抢”案件。

建立建强集治安管理和行政审批服务职能的治安防控及行政管理部,专职履行防范宣传、行政管理、行政处罚、对外协调等职能。联动运行后,有效打通了与外单位联合执法、信息互通、线索移交、案件移送等渠道,对外衔接更加统一;有效解决了以往对重点行业场所、重点目标单位交叉管理、重复检查等问题,行政管理更加顺畅;推动服务群众业务集中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服务群众更加高效。

“以前公安部门来单位检查工作,一项内容要跑一趟,现在来一次就把安全生产、禁毒宣传、安装反诈App的工作一起做了,也为我们节省了好多时间。”华宁县山友民爆公司副经理王明喜说。

华宁县紧盯社会治理,在构建“大治安”体系的同时,紧盯打击犯罪,构建“大侦查”体系,全面整合侦查部门力量和资源,实行“统一管理、集中办公、资源融合,平时各司其职,重大案件合成作战”的“大侦查”运行机制,重建侦查打击实体,构建“以专业打职业、以团队打团伙”的侦查格局;以集约资源研判、集中统一行动、集体协同办案为导向,深入推进县级公安侦查打击新机制建设和集线索研判、组织发动、统一指挥功能为一体的县级智慧侦查中心建设,县级公安机关集群打击能力大幅提升。改革以来,华宁县在立案数同比下降情况下,抓获数较改革前上升108.43%、破案数上升100.7%、移送起诉数上升62.66%。

深度优化勤务模式

执法质量明显提升

今年5月15日23时许,华宁县城某KTV有10多人发生打架斗殴。接到指令后,正在附近巡逻备勤的巡特警大队民警和辅警快速驾驶PTU武装单元处突车辆前往处置,仅1分钟便到达现场,迅速控制当事人员,疏散围观群众。宁州派出所增援民警到达后,违法人员被全部带到派出所依法处理。整个案件全程指令精准畅通,处警快速有力,有效控制整个案件现场,未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避免了一起重大恶性案件的发生。

这是华宁县公安局改革优化警务模式的一个缩影。与此同时,宁州派出所也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华宁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宁州派出所所长余海永告诉记者,改革后,宁州派出所便民服务卡、网上预约等一系列便民措施得以更好地落实;交通事故和可防性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近两年来,辖区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均呈连续同比下降趋势,服务群众“零距离”、矛盾纠纷“零积压”,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上升。

“改革后,各部门各警种职能更加清晰化,警力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警务机制运行更加高效,成效突出。”黄家宏说,华宁县坚持强基固本战略,把基层所队和一线执法部门置于基础性地位,紧盯警力保障、勤务模式、资源融合三个重点,坚决筑牢公安机关维护安全稳定的根基。

黄家宏介绍,通过大力推动警力下沉,最大限度把改革释放的警力充实到一线执法勤务部门和基层派出所,坚决守住派出所警力占县级总警力40%的底线。改革后,华宁县公安派出所民警数较改革前上升4.2%,侦查部门警力上升20.69%。按照“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思路,深入推进公安派出所“两队一室”改革,全面做专社区警务队、做强案件办理队、做精综合指挥室,符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基层公安警务运行机制不断健全,派出所风险预警管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案件办理能力不断提升。华宁县公安机关矛盾纠纷化解率较改革前提升19.5%,执法质量明显提升。

“融合基层警务资源。按照‘交通共管、堵点共排、乱点共治、治安共防、警情共处、信息共享’的思路,推进公安‘交巡所’融合改革,通过搭建指挥中枢,科学布局设点,健全交巡所联勤机制,进一步提升巡逻防控、街面快反、接警处警、救助群众、应急处突的能力,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步提升。”方利云说。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