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玉璟
西藏自治区公安机关在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等各项工作中深入践行为民宗旨,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公安机关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自治区司法厅法律职业资格管理处依托“法律职业资格管理系统”平台,深入推进“跨省通办”服务事项,为法考考生办理调入调出考试档案、受理异地法律职业资格申请等业务,让考生“少跑腿、办好事”;
自治区党委政法委机关召开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开门纳谏”座谈会,听取政法各单位和驻委机关纪检监察组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负责人、个体工商户、“双联户”代表等社会各界对政法工作特别是委机关职能作用发挥和改进作风狠抓落实方面的意见建议。
……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得到了全区上下一致赞同。
近年来,西藏政法系统聚焦“四查四问”、抓好“八个落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扎实推进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提升普法实效性
“以前基层的普法宣传特别是集中宣传,仍然固守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挂横幅、发资料,满足于完成任务,活动一阵风,效果十分有限。”在基层普法一线工作多年的退休干部次仁扎西近日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今年以来,自治区普法办把改进作风狠抓落实深度融入普法工作全过程,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解决基层普法的问题短板,组织开展全区精准普法调研,真正深入基层一线,摸准摸透情况,找准找实突破口,研提可行的对策建议,持续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为进一步落实普法责任制,区党委依法治藏办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专项调研活动。
通过调研发现,基层普法普遍存在着经费保障不充分、方式方法不够精准等问题。自治区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陈莉介绍说,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自治区普法办将紧紧围绕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聚力服务全区“三区一高地”创建工作,牢牢把握“为什么普法”“普什么法”“谁来普法”“怎么普法”“如何普得好”等关键性普法要素,以更高站位、更新方法、更实举措全面推动“八五”普法工作。
为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依法治藏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持续提升普法工作的精准性和针对性,助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问题,今年6月,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藏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普法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自治区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
释放交通执法温度
今年6月,日喀则市民扎西因为着急去上班,把车停在了路边,不一会儿他就收到了一条尽快驶离的短信提醒。
“以前不管什么情况,违规停车就扣分、罚款,这个‘首违不罚’执法模式真是好。”扎西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改进执法模式,推行“首违不罚”,让交通执法有温度有尺度。
近日,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西藏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启动以来,日喀则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结合道路交通管理实际,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本着“教罚并重、柔性执法”的原则,通过民警执法移动终端配置和非现场执法设备改造,落实违法停车预告知制度,建立完善现场和非现场轻微交通违法“首违不罚”执法模式,对所有乱停乱放违法行为实行短信提醒,对非现场轻微违法实行“首违不罚”,对现场查处的轻微违法教育放行。
此举实行以来,目前日喀则市有效违法停车数据下降90%,对一般违法“首违不罚”5.3万余笔,其中对现场轻微违法教育放行1万余笔,对非现场违法首次警告43041笔。
日喀则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办公室主任格桑央宗告诉记者,“首违不罚”起到了良好教育和震慑作用,交通事故发生率呈同比下降的趋势,有效推动了交通事故预防和交通违法整治的有机统一,实现了群众对交通环境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双提升。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在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中,山南市公安局全力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该局大胆改变思路,打破常规方法,把被动接访变为主动约访、下访,找准着力点和切入点,切实打开突破口。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山南市公安机关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近800起,成功调处497起,移交282起。
同时,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山南市公安局根据群众对公安政务服务工作新期待,做到“一事一办”“特事特办”,落实“绿色通道”便民服务措施,为群众解决难题56项,向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主动提供办理惠民服务200余人次。
结合“放管服”政务服务工作,山南市公安局更加大改革力度,组织开展“一事一评”“一次一评”的“好差评”评价模式和“进一门、进一窗、跑一次、办成事”的“一窗通办”工作机制,针对群众咨询较多的身份证、户籍等业务,及时发布办理流程、沟通讲解,避免群众“多跑路”“跑弯路”。
下一步,山南市公安局将继续聚焦“为民办实事”目标,积极回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群众实际需求,推进警务工作前移,提升服务能力水平,不仅让群众感受到公平公正,也感受到执法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