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徐伟伦
“常见纠纷调解有技巧、服务基层治理有路径”,一场场人民调解员培训活动接续开展;村居法律顾问应约上门,为村委会依法履责把脉建言……近年来,北京市怀柔区持续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充分释放基层司法所机构职能优势,创新建立“124”工作体系,依托一张建设蓝图、软硬件并重的建设理念,将司法所打造成为党委政府“法治参谋”、一线行政执法的“规范卫士”、公共法律服务的“支撑平台”和基层依法治理“止纷中枢”,在护航基层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取得新成效。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持续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是怀柔区全面依法治区规划(2021-2025)和“十四五”时期法治政府建设行动计划的共同要求,《怀柔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则在绘制蓝图的同时,将每项任务细化到能操作、能落实、能考核。
建章立制,重在落实。工作推进中,怀柔区委依法治区办围绕司法所建设的痛点、堵点问题,连续3年组织开展法治督察,将司法所建设、履职情况纳入区委巡察、全面从严治党检查以及纪检监察日常监督范围,实现了司法所办公用房、装备经费、人员配备、激励保障的软件硬件高质量发展。如今,怀柔全区每个司法所都拥有相对独立的260至350平方米标准用房,每所平均拥有政法专项编制4.4个,编制使用率位居全市前列,同时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证的人数占在编人员54.24%,位居全市首位。
“打造规范化司法所,根本目的是发挥司法所职能优势,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怀柔区司法局副局长孟伟表示,怀柔区以司法所管理体制“属地化”改革为契机,将司法所法治机构职能有效融入属地政府履职全过程。
“这几年,我作为司法所所长审核涉及辖区政府的各类合同300多件,为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20多次,有时候还会帮助村民写起诉书。”怀柔区北房司法所所长于清春说,“属地化”改革后司法所承担起镇街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和行政合同等合法性审查工作,司法所所长都要参与辖区政府的行政办公会、党委会等涉法议题讨论,充当基层党委政府“法治参谋”已成为司法所的重要角色,2022年怀柔区各司法所累计审核规范性文件、重大合同1730件,研提意见2354条。
“大家知道什么是‘杀猪盘’吗?”“刷单返利诈骗迷惑性强,一定要警惕!”不久前,龙山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走进辖区龙湖社区,结合案例为居民们送上一场生动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法治讲座。记者了解到,借助多种平台和多样化服务,怀柔区各司法所正成为公共法律服务的“支撑平台”和基层依法治理的“止纷中枢”。
据统计,2022年全区各司法所组织法律服务主体进村入户2000余场次,免费提供法律服务5万余次。同时,针对不同人群细分法律需求,有效推动了基层普法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并在法治广播、法治文艺演出等传统形式基础上,创新推出AI虚拟人普法、“普法flash”等新形式。
为持续推进基层依法治理,近年来,怀柔区各司法所纷纷继承和发扬“枫桥经验”,统筹法院、妇联等多部门力量,创新建立了“她·守护”“极光普法驿站”“柔·和”解纷工作站等新模式,构建起整体联动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一大批矛盾纠纷被解决在当地、化解于萌芽。此外,通过对群众法治力量的积极培育,目前全区50%的行政村都有学法用法示范户,提前3年实现每村至少3名“法律明白人”目标。
据了解,依托各司法所同步发力,2022年怀柔区基层纠纷综合化解率达84.2%,两年来基层复议纠错率下降34.8%,败诉率下降20%。全区16个司法所被评为AAA级规范化司法所,两个司法所获评“全国模范司法所”,3名司法所所长被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长”。